初春的杭州,万物竞发。走进杭州市拱墅区北软商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几位企业负责人正围坐畅谈。
“上次反映的审批流程长的问题,有关部门通过预服务等方式,提前进行了审批事项的模拟审批,为我们大大节省了时间。”该区某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前来回访的杭州市拱墅区第四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感慨地说道。
这一幕,正是拱墅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护航企业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拱墅区纪委监委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坚持监督护航与优化服务并重,聚焦政策落实、服务效能、企业诉求等重点环节,以“硬监督”提升“软环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廉动力”。
日前,第四派驻纪检监察组在走访大运河数智未来城时,某公司向工作人员提出上市辅导验收涉及多部门合规证明开具难的问题。
企业急难愁盼就是监督发力点,该区纪委监委立即启动专项督查,联动区发改经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立即开展监督,现场督办流程优化,仅2个工作日,3个市级部门、8个区级部门的合规证明便“一站式”交到企业手中,为企业上市进程按下“快进键”。
“监督不仅要‘跟得上’,更要‘沉下去’。”该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围绕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拱墅区纪委监委建立“清单式监督、闭环式整改”机制,通过“室组地”联动,对减税降费、人才引进、用地审批等87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2024年以来,累计推动解决政策兑现滞后、申报流程繁琐等32个问题,督促发放各类奖补资金超1.2亿元。
亲清政商关系,既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也是企业成长的营养剂。在拱墅区“亲清会客厅”活动现场,20余名企业家与区纪委监委、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
“以前怕‘勾肩搭背’,现在敢‘推心置腹’,这种‘清’而有为的氛围让我们投资更安心。” 某公司负责人坦言。
为筑牢亲清政商关系防线,拱墅区纪委监委推动区工商联开展“廉洁文化进企业”活动,通过组织民营企业参观清廉民企建设示范点、与基层商会签署《清廉公约》等,引导员工守底线、企业守规矩;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清廉商会清廉民企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政商交往正负面共4张清单、30条准则,为政商交往划出“安全区”。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下一步,拱墅区纪委监委将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续擦亮监督‘探头’,当好企业发展‘护航员’,为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