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治理以后,小区定期通过公告栏和业主微信群公示公共收益的来源与去向,设施管理得到提升,提高了我们生活的舒适和便捷度。”近日,当杭州市余杭区纪委监委第七派驻纪检监察组前往该区瓶窑镇溪东社区良景学府小区开展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回访监督时,业主们表示现在公共收益管理更加透明、规范。
小区公共收益是业主共有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针对公共收益底数不清、使用流程不规范、收支不公开不透明、会计审计制度不完善等四类前期监督发现的问题,余杭区纪委监委会同区住建局、属地镇街开展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通过“专项监督、摸底晒资、制度领航、专户管账、培训赋能”组合拳,持续提升小区公共收益收支规范化水平。
“经12345公开热线投诉反映,仓前街道某小区疑似未经业主同意私自占用出租经营性用房……”该区纪委监委指导各镇街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在收到反映问题后,迅速组织属地镇街、社区纪检监察组织对相关小区开展资金资产规范化运行专项监督,摸清小区资产“底数”,复核往来账目明细形成问题清单,建立问题整改销号机制,推动物业和业委会制定整改计划,确保改一件成一件。
既要“当下改”,也要“长久立”。该区纪委监委及时总结监督和治理中的经验成效,推动区住建局制定出台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方案、指导意见等,进一步明确治理重点和15条具体工作举措,让规范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以专户管账,该区纪委监委联合业务主管部门督促各镇街开设集中代理记账“专用账户”,通过“集中监管、专人代记”,将明确收益、明细条目、明白用途的“三明”账目送到居民眼前,让群众看得清、看得懂。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全区373个小区公共资产入库填报,监督开设94个小区公共收益专用账户。
不久前,五常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在召开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工作会议时,结合政策要求和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对参会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许多业委会成员对小区公共收益管理没有清晰的认知和有效的方法,这是公共收益削减的重要原因。有的还会中饱私囊,致使居民利益受损。”为进一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廉洁意识及工作水平,专项治理开展以来,该区已对200余名社区干部、业委会成员、物业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为规范小区公共收益管理提供坚实队伍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靶向监督+因地督导’模式,持续推动各镇街结合实际完善机制、创新手段,着力解决小区公共经营性收支管理使用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营造百姓安居乐居社会氛围。”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