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全国要闻
广安观潮丨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5-04-03 09:20:02

“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87.7万件,留置3.8万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8.9万人,其中金融领域1.7万人、国有企业9.4万人、烟草系统3147人、医药领域6万人。”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在回顾2024年工作时,公布了金融领域、国有企业、烟草系统、医药领域等行业领域查处问题情况,释放了对重点领域问题重点整治、重拳出击的强烈信号。

重点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容易引发腐败问题。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其表征之一就在于,关键岗位、重点领域腐败易发多发,金融、国有企业、能源、招标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仍是腐败重灾区。一些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党纪政务处分通报中,往往能看到“靠金融吃金融”“靠粮吃粮”“靠企吃企”等表述。“靠什么吃什么”,本质是利用公权力谋取私利,暴露出重点领域权力集中、监督缺位、公职人员廉洁用权意识不强等问题。

对重点领域问题重点整治,是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的应有之义。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前移反腐关口,深化源头治理,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要抓住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聚焦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着重抓、着力查……靶向纠治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既要求一项一项盯住抓、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攻,又明确加强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体现了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

对重点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减存量、遏增量。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查处什么、哪里工作薄弱就向哪里发力,着重抓好金融、国有企业、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标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系统整治,才能充分释放震慑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重点领域腐败问题专业性强而且非常隐蔽,非业内人士难以发现其中的“猫腻”。必须提高发现和查处腐败的能力,全面排查、深挖线索,既综合运用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和日常监督等手段,开展实地检查、查阅资料、个别座谈等,又善于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督执纪执法的穿透性。

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防范风险,更加常态化、长效化地防范和治理重点领域腐败问题。纠治重点领域腐败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查、改、治”一体推进,“惩、治、防”协同发力。对重点领域发生的典型案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做好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聚焦权力运行重点环节,监督推动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斩断利益输送链条。与此同时,要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结合重点领域行业特点,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警示教育,推动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坚决破除一些领域“特殊论”“业务需要论”等错误论调,营造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

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显著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对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施以重拳、决不手软,既是任务部署,也是工作方法。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腐败,推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突破、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治理,进而从领域治理向全域治理拓展,定能不断提高腐败治理效能。(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