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百强传动实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於再明是与政府打了多年交道的“企管家”,最近,一条入企检查预告信息让他不再有“迎检顾虑”。在检查预告信息上,他可以看到详细的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要求、检查部门等信息。“现在检查有预告、过程有记录,方便我们安排生产经营,为执法部门点赞!”他说。
杭州市萧山区是民营企业大区,如何规范涉企执法和服务行为,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直是该区探索的课题。今年以来,萧山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以“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为原则,统筹36家涉企重点部门和多家其他涉企单位,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创新制定《萧山区入企执法和服务标准》,细化服务事项157条,推动涉企执法规范化、服务精准化。
困扰企业的痛点之一,正是多部门、多层级的频繁入企检查走访。针对这一现象,萧山区纪委监委积极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抓实入企计划统筹,规定职能部门每月定期报送次月入企执法服务计划,入企事项既要符合本单位工作职责、法定任务,也要结合镇街企业需求。更重要的是,相关职能部门在入企前需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提前告知检查对象,做到“入企计划早知道,计划之外无检查”。
杭州市萧山区纪委监委通过明察暗访、走访调研、查阅资料等方式,详细了解规范涉企执法标准执行情况,推动涉企执法监管更加规范高效。图为该区纪检监察干部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汤华达 摄
制度要落地生根,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保障。“我们根据助企服务指数调查测评、企业日常反映、微笑指数测评、信访举报等情况,每月对入企计划和标准的执行情况开展专项监督,对一般性问题督促即查即改,对涉及存在形式主义等作风问题的,严肃追责问责。”萧山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自开展专项监督以来,区纪委监委已实地检查18次,发现问题20个,提出意见建议16条,推动重点问题整改9项。
“无事坚决不扰”的承诺,需要实实在在的举措来兑现。在萧山区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大屏实时跳动着全区执法数据,实现动态监管;在萧山的各家企业,执法人员手持“行政行为码”扫码入企已成为常态,确保过程可追溯;尤为贴心的是,该区设置了“敏感期静默”机制——除安全生产、突发应急、走访慰问等特殊情况外,法定节假日期间原则上不入企,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前后还额外延长20天静默期……这一项项“暖心”举措,既有效约束了行政权力,也切实为企业减轻了不必要的负担。
“现在,碰到政策扶持、助企指导等问题,政府部门第一时间上门帮助,”杭州惠丰化纤有限公司负责人感触颇深,“而检查次数明显减少,且都需要凭单、亮证、扫码,过程更加规范透明。这让我们能够一门心思扑在生产经营上,全力提升产能、拓展业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该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司法局开展涉企行政处罚“三书同达”,由执法部门在送达《处罚决定书》时,同步发放《风控法务指导意见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既警示违法风险,又指明整改路径。
此外,该区还探索执法风险预警,归集入企执法检查频次、罚没等数据,运用算法模型智能识别异常执法行为,实现监督重心从“末端处置”向“源头治理”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