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私设‘小金库’购买消费卡发放给下属,属于用公款购买发放消费卡还是滥发津补贴?”“主要看以什么名义发放……”日前,在杭州市余杭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一场关于纪法条款适用的激烈业务讨论正在进行。
这是余杭区纪委监委开展案件“审评同步”的工作缩影,通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同步开展质量评查工作,进一步推动办案人员严把质量关、绷紧“安全弦”。“‘审评同步’细致的评查标准提升了案件质量管控的精准度,让我们在自查自纠中不断增强工作规范性。” 该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工作人员说。
案件质量是执纪执法工作的“生命线”,是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的集中体现。为进一步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余杭区纪委监委以高标准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三化”建设年行动为契机,着力构建“业务培训+专项检查+日常提醒”工作体系,“三管齐下”全方位全流程规范案件查办程序,提升办案人员能力水平,确保执纪执法权正确行使。
培训是提升业务水平的“能量补给站”,该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训,通过多种形式为办案人员“充电蓄能”。该区纪委监委紧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法律法规,组织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应知应会测试,以考促学、以学促干,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定期举办审查调查业务沙龙、“余纪学堂”审理业务辅导,分享实战经验,围绕线索移送、措施使用、取证固证等关键环节传授“干货”,形成“老带新、优带后”的良性循环。结合日常表现和学习掌握情况,该区纪委监委还从各纪检监察室、镇(街)纪(工)委监察办、派驻(出)机构精选办案骨干,组建“审理业务人才库”,为案件质量评查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此次镇街交叉评查共发现被审查调查人意见签署不规范、涉案财物处理不规范、案卷归档不规范等问题29个,请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在该区纪委监委案件质量评查会上,评查组组长对典型问题逐一通报,直击痛点。
为确保案件质量“零瑕疵”,该区纪委监委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定期对下级纪检监察组织查办的案件开展评查,适时开展涉案财物处置、处分执行工作等专项检查,确保每个环节规范有序。为杜绝“一查了之”,该区纪委监委建立健全跟踪追查“回头看”机制,对照问题清单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确保“案件检查全覆盖、案件整改无遗漏”。对整改不到位的情况,该区纪委监委采取“双向反馈”机制,在向办案单位反馈的同时,同步向联系纪检监察室和分管领导反馈,层层压实责任,形成“检查——反馈——整改——回头看”的管理闭环。
为有力提供制度机制保障,余杭区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和案件审理室编印《“审评同步”制度汇编》《案件审查调查与案件审理工作手册》等指导手册,出台《全流程推进风腐查治“五同”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为案件查办提供帮助。此外,为帮助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新进人员快速掌握办案要点,该区纪委监委充分运用领办案件评价反馈、师徒结对等机制,通过及时传达文件精神、通报检查发现的问题、随机抽问专业知识等方式强化对办案人员的日常提醒,促进查漏补缺,掀起学用热潮。
下一步,余杭区纪委监委将坚持“案件质量优先”理念,进一步优化“审评同步”机制,深化业务培训与专项检查,强化日常提醒,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案件质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