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组织没有因为我的这次错误而否定我,反而关心我、帮助我重拾工作热情,我一定不负信任,更加投入工作、献身事业,用实际行动和成效回报组织!”近日,杭州市临安区某局工作人员郑某在接受该区纪委监委和区委组织部联合回访时说。
此前,郑某任该局科长时,因监督检查责任落实不到位受到批评教育处理。她曾一度情绪低落,产生“畏错”心理,对工作失去信心。临安区纪委监委通过多轮回访,帮助其卸下思想包袱,重新激发干事创业热情,郑某在多项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这是临安区纪委监委对受处分处理干部开展回访教育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临安区纪委监委在严格精准执纪问责的同时,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突出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根据干部个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常态化回访计划,通过“暖心首访+跟踪回访+重点联访”的“三访”举措,不断拓展回访教育工作内涵,让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
“受处分处理干部心里可能有想法,第一次的回访非常关键,我们要把工作做到他们心里去,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可和理解,激发他们积极作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临安区纪委监委审理室副主任郑婷说。为此,该区纪委监委在回访教育中力求“以心交心”,根据受处分处理干部个人状况、违纪违法性质等情况制定分级关注回访方案,按照“一人一策、应访尽访”原则,“靶向治疗”受处分处理人员的思想状态和工作情绪,帮助其解开心结、正确对待,甩掉思想包袱,感受到党组织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重拾干事创业的信心。
根据“暖心首访”评价反馈情况,临安区纪委监委结合受处分种类、职务级别、干部年龄、所在单位特点等情况,重点对问责案件受处分处理人员、单位“一把手”、年轻干部等开展“跟踪回访”。特别是回访受处分处理干部的同时,也了解其所在单位负责人、相关领导的关心关爱、谈心谈话情况,督促其所在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助推党组织负责人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相关领导履行好“一岗双责”,多途径、多形式开展教育管理监督工作,织密干部教育管理“责任网”。
临安区纪委监委在持续释放组织关心关爱的同时,注重“访”“评”结合,定期收集记录回访对象的工作实绩、突出业绩,并归入个人廉政档案,作为对其日后工作安排的重要依据。
对待党内犯错的同志,既要体现监督执纪的力度,也要体现治病救人的温度。针对“跟踪回访”识别出的一批悔错认真、改错积极、履职尽责的干部,该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委组织部成立联合回访组,重点考察确能知错悔错、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受处分处理党员干部。经集体审议后,联合回访组出具书面意见建议,并及时通报至其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推动回访教育结果成为考核评价、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回访教育不是终点,助力‘有错’干部‘成才’‘有为’才是关键,我们将在持续落实‘三访’举措的基础上,注重勤廉并重,强化结果运用,进一步探索完善工作机制,做实做细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临安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