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图片新闻
品粽叶之香 忆楚三闾大夫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5-06-19 10:05:42

  临近五月初五,《离骚》独特的韵律仍似回荡在耳,其作者离世已近2300年。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屈原之所以为后人铭记,不只是因为他忠心为国的爱国情怀,更是源于他“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的高尚品格。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屈原的一生,可谓殚尽竭虑,忧国忧民。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

  当时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屈原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他亲自到各国去联络,成功联合了齐、燕、赵、韩、魏与楚国结成六国联盟,共同抗秦,制止了强秦的扩张。然屈原的才干却遭到了楚国一班贵族的嫉妒和忌恨,而楚王听信了这帮小人的谗言,终疏远了他。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即使被疏远、流放,甚至驱逐,屈原始终没有放弃为国尽忠的想法,他仍然眷恋着楚国,念念不忘返回朝廷,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的形势。他想方设法多次觐见楚国君主,都被小人所阻,只能眼看着祖国被奸人所误,逐渐衰败。终于,屈原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卖国的小人,激发全国百姓的爱国赤忱,于五月初五,怀抱石块,自沉于汨罗江。

  汨罗江成了屈原的长眠之地,而屈原忠心为国,正直高洁的品性也由此传扬开,被后世称颂。

清白立世,廉洁自律

  屈原不仅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也是一个坚贞不渝的“廉人”。《楚辞•招魂》和《楚辞•卜居》中都表述了屈原“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的呼声。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在世时,十分崇尚圣人先贤推崇的“清白“节操,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追求正道大义,维护自身廉洁正直的品行。

  他在遭到放逐后,曾偶遇一名渔父,渔父劝他要学会融入周围环境,而屈原答道:“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评价屈原,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称赞他“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正是这种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的高尚品格,在他死后2300年间,依然犹如粽叶之香,清远悠长。

  屈原,以自沉汨罗江之举证明了自己“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令人惋惜的同时,亦将”廉洁“,”清白“篆刻在世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