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余杭区纪委监察局在市纪委的统一部署下,高度重视纪检监察信息工作,加强信息工作机制建设,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取得了初步成效。2010年收到各单位来稿466条,编发《余杭纪检监察》26期,上报市纪委信息75条,被中纪委录用信息1条,转报中办1条,省纪委录用10条,市纪委录用25条,录用情况在杭州市位居第一。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方面委局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多次在内部会议上指示,要重视和加强信息工作,把信息工作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作为交流经验的重要平台。委局主要领导通过每月听取信息工作汇报、阅读省市纪委信息简报等形式全面掌握余杭区纪检监察信息工作的动态,并结合阶段性工作重点对信息工作给予批示,有时直接给信息员出题目,布置具体的工作任务。针对负面信息难以把握的问题,该区实行了负面信息审批制度,由委局主要领导在审阅负面信息的同时填写《负面信息审批单》,亲自把关、主动担责。委局其他领导也都积极支持信息工作,及时将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得到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作为信息线索提供给办公室,扩大了纪检监察信息工作的视野和领域。另一方面健全信息员队伍网络。在区纪委监察局内部和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织中实行全员信息员制度,在要求人人撰写信息的基础上,各室(各纪检组织)确定1名信息联络员,专门负责撰写纪检监察重要工作和社会热点问题方面的信息,确保信息来源的全面性。在全区建立基层信息员队伍,各镇乡街道、区级机关部门明确专人为纪检监察信息员,落实信息报送责任,确保信息来源的稳定性。同时,加强与审计、检察、公安等反腐倡廉建设重点部门的信息交流协作,及时了解掌握各部门分别承担的反腐败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工作成果,畅通流通渠道,确保信息来源的时效性。
二、着力健全完善信息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完善信息工作年度例会制度。每年年初召开全区范围信息工作会议,在总结上年信息工作,表彰先进的基础上,着重明确全年的信息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同时邀请上级纪委相关同志进行业务讲座、以会代训,对信息员进行培训。每年年末,召开信息报送积极单位参加的工作座谈会,交流探讨信息工作中好的经验和方法,共同谋划信息工作的着力点。二是健全完善信息季度例会制度。每个季度,召开由委局各室、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织参加的委局信息例会,各单位简单汇报上一季度的信息报送情况,拟定下一季度信息报送重点和信息上报时间,确保信息工作有规划、有落实、有监督。三是健全完善区纪委信息采用情况通报制度。在委局月度办公会议上,对委局各室和派驻(出)机构的信息撰写情况进行月度通报。采取《信息员报送信息统计表》的形式,每季度对委局各室信息员和各派驻(出)机构的信息报送录用情况进行通报。通过《余杭纪检监察》这一渠道,每季度还对全区纪检监察信息撰写录用情况进行通报,并对当季信息工作进行总结点评,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工作重点,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四是健全完善信息考核激励制度。每年制定《余杭区纪委监察局机关信息工作考核办法》和《镇乡、街道和区级机关部门纪检监察信息工作考核办法》,明确信息报送内容、积分标准、具体要求及奖惩措施,细化了评分体系,量化了考核标准。每年年底根据各位信息员和各单位的信息撰写、录用情况统计出积分,对先进个人和单位进行奖励。在此基础上,今年探索实行重大信息奖励制度,凡被省纪委以上录用的纪检信息,其撰写者、修改者和素材提供者将按照5:3:2的比例安排奖励。
三、进一步拓宽信息收集渠道
一是捕,也就是捕捉信息。依托余杭区电子政务工作平台,及时了解掌握各地各部门承担反腐倡廉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特别注重通过全区简报库了解区委办、区府办、组织部、检察、财政、审计、建设等重点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从中去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素材。如《余杭区实施“一月双查”“飞行检查”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一文的很多素材就来自于区建设局的特色工作。二是导,也就是引导信息。针对信息员反映信息怎么写的问题,编制下发了《纪检监察信息工作手册》,一方面介绍了纪检监察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写作要点,并选编了近年来的优秀纪检监察信息,使每一位信息员对信息写作的内容要求有了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明确了信息撰写、报送的形式要求,提高了信息写作的规范化。三是约,也就是信息约稿。对于部门和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创造性工作方式,在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线索的基础上,区纪委直接下发《信息需求》以约稿的形式,要求相关单位提供信息。四是议,也就是集体讨论信息。对于有价值的信息素材,注重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集中分析,提炼总结出一篇有分量的信息。比如《农村党员干部打“飞的”境外赌博现象值得引起重视》,就是在信访室、检查室和审理室信息员的共同参与下,群策群力选择角度,合力撰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