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推进公安机关政风行风建设,市公安局自2009年以来,全面深入开展了“问计(绩)于民大走访”活动,并于今年3月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深化“问计(绩)于民大走访”常态工作机制的意见》,积极推动“大走访”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实效化,使“大走访”成为公安机关主动依靠群众、主动联系群众、主动服务群众的一项日常性工作,成为全体民警的自觉行动。截止目前,该局各单位共走访党政机关1900余个,社会各界代表23000余人(次),新闻媒体230余家,重点企事业单位2200余家,组织警民恳谈、警营开放、警民议事厅等各类警民互动活动140余场,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300余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8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3244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明确走访对象和内容,建立“八必访”制度。一是党政机关必访。以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部、委、办、局和街道(乡镇)、重点社区等为必访对象,汇报公安工作情况、征求意见建议。二是社会各界代表必访。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特邀监督员和其他知名人士等为必访对象,通报当前辖区社会治安状况、征求意见建议、提供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三是新闻媒体必访。以中央、省、市等各级新闻媒体为必访对象,介绍公安亮点工作、征求意见建议,共商“互利合作、和谐共赢”的具体问题和计划。四是重点企事业单位必访。以重点保卫目标、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学校、知名企业、困难企业和涉访、涉案企事业单位为必访对象,征集服务需求、指导防范经济犯罪、提供法律保障服务、维护企事业单位稳定及其合法权益。五是重点防控目标必访。以车站、码头、旅馆、娱乐场所等公共复杂场所、特种行业、出租房屋和危险物品经营单位为必访对象,分析查找案件多发原因和安全防范漏洞、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督促落实安全防范工作、排查整改安全隐患、防止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突出治安问题。六是重点人员必访。以辖区内的归正人员、正在参与信访上访的、有亲属正在服刑劳教或负案在逃的、有暴力性家庭纠纷的为必访对象,主动摸排辖区不稳定因素、积极开展教育疏导和调处化解工作、及时解决涉法信访,化解社会矛盾,预防违法犯罪。七是涉案家庭必访。以辖区内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家庭为必访对象,及时告知立案和破案情况。八是特困群体必访。以低收入家庭、下岗失业人员、鳏寡老人和问题少年家庭等为必访对象,立足公安职能,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感、满意度。
二、规范走访形式和要求,建立日常沟通制度。一是专题汇报会。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市局和各分局、县(市)局以召开专题汇报会的形式,向同级四套班子、老同志和特邀监督员汇报、通报公安工作情况,力求达到宣传公安工作、取得理解支持的效果。二是上门走访。市局和各分局、县(市)局及市局有关单位班子成员每季度、派出所班子成员每月、社区民警每周走访的数量进行了量化规定。走访前,针对不同走访对象的身份地位,事先作好相应准备,并灵活采取预约走访、错时走访等形式,尽可能不干扰受访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三是警民互动。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在每年的1月10日和11月9日统一组织开展“问计(绩)于民”活动;每月,各派出所以“广场交流互动”和“警民议事厅”等形式,社区民警以“相约警务室”、“警民恳谈会”等形式,对辖区群众进行集中走访,向群众汇报辖区社会治安情况,共同发现社区防范中的漏洞和隐患,传授安全防范的方法和技巧。此外,各级公安机关还通过开设热线电话、设立电子信箱、发送短信等形式,进一步健全完善警民联系沟通渠道。四是日常巡访。各派出所大力推行步巡和非机动车车巡,深入容易被忽视或难以触及的治安死角,提高群众见警率和安全感;通过组织“警民家园巡防会”等方式,切实提高群众的互帮互助、自我保护家园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进一步深化社区警务工作,拓展社区警务室的功能,为群众报案、求助和化解纠纷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服务。五是网上交流。全市各级公安机关通过建立局长网上信箱、派出所论坛、社区民警博客、辖区居民QQ群等多种形式搭建大走访网络平台,拓展警民互动渠道,及时将辖区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直接传递至相关单位,限期回复处理。六是回访反馈。市局领导每月不少于2个半天下访定点联系的分局、县(市)局或基层派出所;各分局、县(市)局领导每周不少于1个半天下访定点联系的基层所队。下访以实地考察矛盾集中、案件多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地区和重大敏感问题,回访反馈对公安机关存在误解偏见、涉及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和涉及民警违法违纪投诉的单位和个人为主要内容。同时,各地公安机关每半年确定1-2个群众意见最集中、反响最强烈的问题作为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并向社会公开承诺整改的事项和时限,整改绩效由辖区企业、单位、社会各界和居民群众代表来评判。
三、立足提高能力、激发动力,建立评估保障制度。一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一方面开设专题培训课程,把群众心理、公共关系、沟通艺术作为培训内容,着力提高民警做群众工作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健全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法,聘请工作经验丰富、成效突出的优秀民警担任兼职教员,以互动教学、情景模拟、现身说法等方式开展传帮带,着力提升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警务技能。二是建立走访绩效评估机制。坚持把群众评价作为检验大走访绩效的根本标准,在半年度公安民意调查中增加了走访的相关内容,由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各地各单位开展走访工作的情况进行评判,并将结果纳入市局综合考评。同时,将市局各直属单位纳入走访评估体系,确定经常性走访的范围、对象,共同承担走访任务。三是建立表彰宣传机制。通过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介及举办事迹报告会、巡回宣讲等活动,大力宣传“辖区秩序良好、警民关系和谐、辖区群众敬爱”的优秀民警先进事迹,及时进行表彰,激发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扎实开展走访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