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树清风
——杭州市2015年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工作综述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2015年,杭州市继续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以贯之纠正“四风”问题,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踩着不变的节奏,坚持挺纪在前,动辄则咎,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推动全市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据统计,2015年,杭州市累计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2155次、发现问题943起、问责处理234人;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9起,处理党员干部137人。
抓节点抓具体 积小胜为大胜
上城区教育局借举办教师节庆祝活动之机,购买并向参加活动人员发放某剧院会员卡,后被区委发现并及时制止,该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和党委委员、区教文卫纪工委书记金孝伟等人分别受到党政纪处分;滨江区浦沿街道浦联征迁工作组团队长来冠鸿因公款吃喝被解聘;富阳区环保局江南环保所环境监察员虞平收受监管服务对象现金,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016年元旦前夕,杭州市纪委再次通报曝光全市违反八项规定典型问题。这样的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已成为我市常态化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举措。
“会议少了,下基层多了”、“工作考察多了,接待费用少了”、“干部来了,作风变了”……中央八项规定执行三年以来,全市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与此同时,抓小事小节、抓具体问题,紧盯突出问题不放松……全市严格正风肃纪的力度从未放松、频率从未降低。
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一以贯之——下发通知,曝光典型问题,发送廉政提醒、开展集体谈话……,但凡重要节假日来临,各地各单位主动为党员干部打好廉洁过节“预防针”,市委先后两次组成专项督查组赴全市各地,严肃查纠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等节日病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大明察暗访的频率和力度,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
“作风建设新常态下,有些干部觉得管得严了、限制多了,干工作的积极性也没有了。”市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察局长陈春雷说,“‘不作为、不担当、不落实’也是作风不正的表现,群众反响同样强烈。”为此,杭州市修订出台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办法,将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职、不正确履职、履职不力等三大类19种情形纳入问责重点,强化各级党委对作风效能建设的主体责任。同时,还出台行政机关向监察机关移送违反行政纪律问题线索的办法,进一步强化“三不”问题线索来源。
一年来,通过实行问责倒逼机制,加大重点督办和问责力度,推动“三不”问题持续解决。1-12月,全市累计查处“三不”问题102起,问责224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例5起25人。与此同时,杭州市探索建立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和执行力。
由点成线、以线成面,积小胜为大胜。如今,多管齐下打出作风建设“组合拳”,打好纠正“四风”持久战,已在全市各地成为常态。
基层巡查常态化 让“四风”问题无处藏身
杭州市巩固和深化严纠“四风”成果,通过常规和专项巡查的方式,把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执纪下压到最基层。2015年年底,桐庐旧县街道旧县村报账员金某受审的消息在该村传开了。此前,他通过篡改财务票据、虚报征地面积及赔偿款等方式,违反了党员廉洁纪律并涉嫌贪污、侵占等犯罪问题,最终在桐庐县纪检部门的巡查中露了馅。
这是杭州市针对当前基层“四风”突出问题,开展作风巡查的一个缩影。
2015年以来,市纪委要求13个区县(市)纪委坚持一季一重点、一月一主题、一周一督查,运用“飞行”检查、跨地区“交叉”检查等方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由各地各单位牵头,组建巡查力量,每年选取重点直属二级单位、乡镇(街道)和村社开展巡查,着力解决基层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淳安县纪委采取交叉巡查的方式,对全县所有乡镇开展农村作风巡查。西湖区纪委也推动党风廉政巡查常态化,完成对该区住建局和区人防办两家单位巡查试点回访,并启动第二轮对区农业局、灵隐街道的党风廉政巡查,围绕作风建设等六个专题开展组团式巡查,向西湖区委提出建议10项,向各被巡查单位提出建议153项,处理党员干部4名,约谈党员干部75名。
什么问题突出就严查什么问题。除了加强各种形式的监督检查,杭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紧盯重点问题、重点人群,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始终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
比如,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收受礼卡礼金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将基层干部收受礼卡礼金,特别是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窗口行业和领域违规收受红包、购物卡等问题列入2015年作风建设工作重点,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财政和审计监督,认真开展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违规购买赠送节礼问题的财政日常管理和审计监督,不断巩固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成果。深化“会所中的歪风”整治,西湖景区30家会所全部实现转型开放;开展公款存放不规范、培训中心和疗养院中的不正之风、不遵守机关作息时间等问题的专项整治……让部分领域部分行业积弊问题大为改观。
密织监督网 释放监督正能量
众所周知,“四风”问题具有顽固、反复性,对那些改头换面,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的问题该怎么办?
再隐蔽的“四风”问题也躲不过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打一场监督‘四风’的人民战!”结合中央纪委、省纪委部署要求,杭州市纪委不断调整监督方式,创新方法手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和专业媒体,加大监督力度。
“我们小区经常停放着一辆车,看车号应该是公车,我把照片发给你们,请查一查。”为畅通举报渠道,加大社会监督力度,2015年9月6日,杭州廉政网推出了中秋国庆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支持广大网友对身边的不正之风进行监督举报。同时,“廉洁杭州”微信开通网友“随手拍”,并与各类主流媒体联动,扩大影响。
“对媒体曝光的‘四风’问题要第一时间调查,第一时间处置。”市纪委相关负责人的态度,让新闻单位参与监督吃了“定心丸”。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在《市民监督团》栏目中推出“中秋国庆纠正‘四风’监督曝光台”专栏,对市民群众反映的“四风”问题监督曝光。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等各路电视、报纸媒体和网络媒体记者也纷纷到商场、酒店、景点等地开展明察暗访,形成了强大的媒体监督网。
与媒体监督同时进行的,是连续第7年举行的杭州市“公述民评”面对面电视问政活动,这已经成为杭州广大市民群众参与监督党风政风、推动干部作风转变的“保留节目”。
2015年,问政围绕市民群众十分关注的治水、治气、治堵、优化政务环境、优化居住环境这5个热门主题,征集问题和建议285条,全部交由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同时,通过新闻媒体的“民情热线”、“民情观察室”等栏目,不定期跟踪报道整改情况,对整改不落实的公开曝光。整改不力、问题依然突出的,将对责任人实行问责处理。
作为监督机关作风和效能的品牌热线,96666举报投诉电话在杭城家喻户晓,在2015年的作风建设中,它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全年共受理投诉9397件,其中作风和效能问题投诉2816件,153人因此受到查处并被问责。
如今,一张无处不在的监督网正在我市织密。网络、微信举报平台,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让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无所遁形。
“要打赢纠正‘四风’的持久战,让铁八条在杭州生根生威,既要讲纪律、明要求,更需要各方面协调配合,采取有力举措,层层传导压力,打出‘组合拳’。”杭州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作风建设重在长期抓、经常抓,‘久久为功’才能保天朗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