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杭州新闻
“延安”走了,“延安精神”永存!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6-02-29 11:11:30

他从事纪检监察工作15年,一直默默地坚守在基层一线;

他审理的700多件违纪案件,没有一起申诉复议;

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电话里指导同事工作;

他,就是淳安县纪委案件审理室原副主任---余延安。

2016年1月16日,余延安同志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

那么多的眼泪没能留住他。他的告别式上,近两百人自发前去送别,即便是曾被他处理过的干部也肃然起敬,泣不成声。

余延安,一个纪检干部丰碑上值得铭刻的名字。1990年参加工作,历任淳安县二轻工业总公司科员、副主任科员,丝绸厂副厂长,淳安县纪委信访室副主任科员、案件审理室副主任等职务。2014年,他主动退下纪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的岗位,成为案件审理室一名普通的主任科员,至2016年1月16日因病去世,终年49岁。

回看他看似平凡的一生,闪动着无数动人的光芒。他在最平凡的岗位上,用生命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担当。


两张藏在皮夹里的票据

余延安去世后,他的妻子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两张票据。一张是“581廉政账户”的收据,金额为1500元。另一张是银行的转账凭证,收款人叫方有仁,金额为8000元。这两张票据,被余延安放在钱包的小夹层里,如果不注意,很难被发现。余延安的家人也并不知情:“这两笔钱从来没有听延安提起过。只知道方有仁是他的同学,生病偏瘫,家里比较苦的”。

经核实,1500元“581廉政账户”那张收据,是别人想请余延安托帮忙,送事项的时候给延安他1500元钱的,推脱不掉后,余延安都悉数上交到了廉政账户。

另一张单据的谜团,是记者寻访到淳安县康复培训中心,收款人方有仁解开的。“我是去年12月份过来的,一到这里住院,余延安当天下午就来看我了。他去世的前三天还来看过我。”

方有仁是余延安的老同学,近年来因为生病一直生病瘫痪在床,家人又不在身边,余延安得知后,一有空就会赶来照顾他。大爱无言,大音稀声。2015年5月17日,余延安悄悄打了8000元打到方有仁的账号上。

“当时他说这个钱是他们同事知道我的情况之后给我捐的。他说不能亲自拿给我了,他眼睛不方便,就汇给我了。”方有仁终于明白了余延安的善意谎言和一片苦心。

只是他不知道,这8000元,是余延安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知道余延安生病,在“春风行动”中捐给余延安的。当领导递上这8000元时,余延安执意不要,最终拗不过,只好暂时收下了,谁知,一转身他就送给了他认为更有需要的人。

“延安就是这样一个人。”余延安的妻子轻声说。“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别人比他更需要这笔钱。其实,我没有固定工作,儿子还要读书,家里还有十几万元的房贷没有还清……”



两次主动让出提拔机会

用淳安县纪委常委方鹏进的话来说,余延安不仅“不爱钱”,他还“不恋权”。

余延安是1990年老杭大哲学系的高材生,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在县纪委,余延安的较真和坚守是出了名的,十多年来,他坚持原则、秉公执纪,他审理的700多件违纪案件,没有一起申诉复议。

方鹏进说:“十年审理业务,在整个委里来说,他是最精的。所有的案子都能办成铁案,从来没有听说他办过人情案。”

由于他业务水平高,平常又不苟言笑,不少同事都称呼他为老余。但老余不爱钱,更不恋权。他这一辈子,当得最大的“官”就是案件审理室副主任,去世前,他甚至又成为了一名普通干部。

事实上,余延安不是没有提拔机会。2012年10月,单位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老余没有报名,他说“都是工作,放在哪里都一样”,后来在领导的动员下才报名参加了。可是,2014年,他又主动从案件审理室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成为一名普通干部。

面对旁人的不理解,余延安这样说:“我身体不好,还是把机会多留给年轻人,让他们快快成长,我在业务方面再帮帮他们。”



一套传家宝、一本教科书

余延安的办公室里,一直珍藏着几样“宝贝”:一台钻孔机,两块木板,一个夹子和一把铜锁。都是装订案卷用的。

特别是铜锁,余延安视它为“传家宝”。据说案件审理室成立以来就有它了,至今少说也有二十几年历史,想要整齐装订案卷离不开它的敲敲打打。

这简陋却坚固实用的物什,似足了“主人”余延安低调朴实、克己奉公的品格。同事解峰说,余延安留下的“传家宝”不止是这把铜锁,他的严谨作风和高洁精神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就像这把锁一样必不可少,也会一直传承不息。

近两年,淳安县纪委的纪律审查力度不断加大,而其实余延安的病情早在2012年就已经加重,腿上反复出现溃疡,举步维艰。但是他还是每天坚持乘公交车上班,即使做腹透,也依然坚守。2015年,淳安全县办理查处腐败案件289件,其中自办案件60余件,位居全市榜首。这些案件的背后,都是余延安拖着病躯,一一把关。

“他来加班真的不容易。每天坐公交车过来,下了车,拖着一条腿慢慢地走,步履蹒跚。每次想起他走路的样子,真的心酸。”县纪委宣教室主任毛勇锋曾问余延安为何这么拼,“他说,我们纪检干部,岗位比较特殊,只要在岗一天就要尽职一天。”毛勇锋想了想,“没错,就是‘责任’两个字一直支撑着他。他身上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惊心动魄的事迹,有的只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我为有这样的战友感到骄傲。”

2015年1月23日傍晚,余延安下班回家,在爬楼梯时突然呼吸急促、脸色发白,送到医院后才发现是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心、肺、肾多器官衰竭,马上送进重症监护室。

“当时可以说是从‘死神’手里把他抢回来的。在重症监护室里待了6天,我前四天都没有合过眼。”余延安的妻子说。

2015年4月,余延安出院不到一周,又重新返回单位工作。“办公室这么多事不能耽搁了,再说老躺着也不好,就当是活动活动。”余延安当时的话犹在耳畔。很难想象,彼时他已因肾功能不全每天需要腹透16个小时。

余延安留下的不仅仅是精神财富。他编写了一本《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模拟案卷》,作为全县纪检干部培训教材。该书除模拟纪检监察机关自办案件、司法移送案件等常见案卷外,还收录了恢复党员权利、解除行政处分等相关文书,并就一些关键步骤或环节作了注释说明。这本书现在已作为淳安县纪检监察案件审理的标准模板使用。



一把尺子量到底

2015年7月,淳安县姜家镇纪委调查发现,上玉泉村多名村干部涉嫌违规套取工程款用于支付村干部烟酒等非生产性开支一案,一次上报了4件案件到案件审理室申请协审。余延安仔细查阅审理报告、协审材料、相关笔录等案卷材料后明确提出:“这样处理偏轻,村书记作为一把手,‘八项规定’执行这么久了还敢带头违纪,套取2万多元工程款用来吃喝,性质恶劣,必须开除党籍。还有村委主任、村监会主任共同参与,也必须加重一档处理。”就这样,姜家镇上报的4个案件被退回去了3件。

得知一次性3个案子被退回,姜家镇纪委干部又重新带着案卷跑到案件审理室,向余延安说明镇党委从全镇中心工作推进,希望从轻处理。

“这怎么行。纪委要依规执纪,一把尺子量到底,你自己看看《纪律处分条例》,够得上什么处分就给什么处分,你们乡镇纪委有压力,我给你们党委书记打电话。”余延安坚持道。

在余延安的坚持下,姜家镇党委还是按照延安提出的协审意见,对违纪党员干部进行了处理。事后,余延安专门给姜家的党委书记打电话,帮镇纪委进行解释,既把定性量纪的原则向党委书记详细解释,又把要求加重处理的压力揽在自己身上。



一场10小时的信访反馈

大墅镇大墅村的村民至今记忆犹新:2003年下半年,因为有村民对原村支书的法院判决不满意,多次联名上访,并据账提出129个问题,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

当时在县纪委信访室工作的余延安,正好负责信访件的处理和外联。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立即拿出案卷检查起来。

原来,2003年下半年,大墅镇大墅村支书方某因为乱砍滥伐林木以及受贿,被村民举报,经县纪委查实,已经移送司法机关。但因为方某平常在村里横行霸道,一部分村民担心方某若被判有期徒刑,出狱后有可能对他们查村帐的行为进行打击报复。为此,他们联名到处上访,并据帐提出了129个问题,目的想让方某判无期或死刑。

作为整个信访件的主办人员,余延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逐一排查。那段时间,到办公室最早的,是他;去食堂最迟的,是他;晚上办公室最晚熄灯的,也是他。不到1个月,他满脸胡碴、形容枯槁。终于,他完成了长达76页的调查报告。

共同办理此案的王伟霞回忆:“在信访反馈当天下午1点,我们一到大墅村,村两委办公楼里就涌进了30多位村民。”一开始,大家情绪非常激动,余延安有谋有略、应对周全,抓住了几个关键人物和信访焦点耐心解释,渐渐控制了全场局面。

下午3点,已经开始针对具体问题逐一有序反馈。反馈经常被打断,但做足了功课的余延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针锋相对的信访者面前,把一个个问题彻底解决。

整个反馈过程持续到晚上11点多,整整十个小时。他的回答不仅专业,又充满人情味,坦诚透明,慢慢地取得多数上访村民的理解。最后,不明真相的人们渐渐散去,一起群体访、重复访就这样春风化雨般地化解了。余延安用“心”巧劝村民,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式,永久地印在了大家的心头,10个小时也成为淳安县纪委有史以来最漫长的信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