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我随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等12家省市主流媒体,专程赶赴淳安对余延安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入采访。三天两夜,我们白天走访、晚上写稿,“延安形象”在我们笔下越来越清晰;三天两夜,我们一边整理,一边感动,“延安精神”在我们心里越来越厚重。这些感动汇聚成的感悟,充盈着我的心田,流淌在我的血液,让我无论走在路上,还是坐在车上,脑海中都在不断地回放。概括起来,“延安精神”最让我感动的有五个方面:
一、我们感动于他“认真”的精神。余延安是个对工作非常认真的人。在采访中,他当年的下属、现任淳安县石林镇党委副书记王伟霞跟我们讲述了这么一件事:那是2003年的冬天,下着雪,余延安为了一个信访件,要到宋村乡核查。天冷路滑,他带着王伟霞下到村里,已经中午了。他们马上就投入工作、找人谈话,一直忙到凌晨3点,在这期间,他完全没有想过晚上在哪儿过夜?住在哪儿?那时候乡下条件很差,没有旅馆,最后只能借了两床被子,在村礼堂凑合了一晚。那样的寒冷冬夜,那样的简陋山村,盖着又薄又短的被子,别说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小姑娘王伟霞,就是换了我们任何人,恐怕对这份认真都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吧?
余延安的认真,体现在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在审理室10年,他对待每一个案件,都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不会因为当事人的请托而松一松、放一马,也不会因为信访人的过激情绪而加一档、重一分。县纪委领导回忆,在讨论案件的时候,他总是能坚持原则,把握尺度,时常据理力争,敢于提出意见建议。试想,这样的无私无惧,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余延安的认真,伴随着他走过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离世前的最后一个电话,是关于工作的。采访中,同事跟我们还原了当时的情形:那是2016年1月16号,周六,大家都没上班。我急需了解一个案件的情况,就打电话给余主任,因为基本上我们的案子都是他审的。他一听就想起来了,条理清晰地回答了我,还一再对我说,“我说的情况你可以先记下来,但最终还要以档案为准,要不我到单位来,陪你一起查档案?”但是谁都没有想到,2个小时后,余延安却永远地告别了人世;打电话的同事没有想到,延安在接他电话时,正在封闭的小房间里做着腹透……一只手做着腹透,还要用另一只手接听工作电话;明明周末在家,一听工作马上主动要求回单位,到了这个时候还如此的认真,如此的投入,如此的尽心尽责,如果换了我们,我们能做到吗?
二、我们感动于他“淡泊”的情怀。采访越深入,我们越发现,余延安是个对名利非常淡泊的人。他是1990年杭大哲学系毕业的本科生,2002年到县纪委工作时,工龄已有14年,定了副主任科员;2008年,他被提升为案件审理室副主任;2014年,在当了7年副主任、成为县纪委中层干部中资历最老、最有可能提拔为县管领导干部时,他却主动从岗位上退了下来,成了一名主任科员;2015年,当他转任派驻纪检组时,依然是个主任科员。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他离开我们,28个年头,一个科班出生的大学生,一个业务骨干,在对待自己的职级上,他已经非常满足和感激组织上给予的主任科员这一职级。对待工作,他是那么认真;对待名位,他又是那么的淡泊。我就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想?会不会连续十几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在同一条跑道上不知疲倦地奔跑?
余延安也不图利。他一辈子都没有富过,小时候家境不好,上大学的钱是问舅舅借的,自己工作后开始还,一直到孩子出生第二年才还清。工作近30年,只能在千岛湖价位最低的社区买一套总价68万元的房子,至今还有13万贷款没有还;自己生病,妻子下岗,儿子上学……但是物质的清贫,从来没有影响他对金钱的淡泊。他会把别人说情送的1500元钱全数汇到581廉政账户,把别人送的两张仅值98元的土鸡蛋票如数交到党风室,他从来不参加相关单位联络感情的吃请,坚决不让儿子打开别人送来的牛奶,他甚至连单位给的工会补助也连续两年坚决地拒绝了……
老家邻居房子改建时,为了端正朝阳,要置换余延安母亲的宅基地,余延安不顾哥哥的劝阻,动员母亲进行了置换。这次在他老家,我们看见他邻居那方正气派的高楼和他母亲置换宅基地后只能建在小溪旁的矮房子,不禁想起岐山书记视察过的六尺巷,想起“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心里不禁又增添了几分对余延安的敬重。
三、我们感动于他“向上”的力量。在时常泛着泪花的采访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余延安是个对生活非常乐观的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少年贫寒,青年清苦,壮年疾病,英年早逝,一天好日子都没有享受过。但他从来没有喊过疼、喊过苦,从来没有消极过、抱怨过。他是个淡泊的人,却也有“浓烈”的时候,对生活、对亲朋,他始终那样坚强、积极、阳光、充满着“向上向善”的力量!
采访中,我曾无意间翻到一本工作笔记,那是一本非常简陋的笔记本,简陋到甚至没有扉页,但是在笔记本的第一页,我却看到右边仅有的一厘米空白处,竖着写了四个大字“恭贺新年”。有那么一瞬间,我热泪盈眶,这是一个多么乐观、多么热爱生活的人!我甚至可以想象他当年写下这几个字时的画面,但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49岁的新年……
虽然多年的病痛折磨着他,虽然他也承认“纪检干部有三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心灵痛苦”,但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日子是好过的,而且会越过越好,所以不能让暂时的困难遮住了心里的阳光,所以他瞒着妻子把单位捐给他的8000块钱汇给了他认为更需要的生病的同学。在采访中,我们得知,其实,这8000块钱,抵得上他老母亲6年的农村老人生活补助,抵得上他爱人做义工3年的伙食补贴。也许有人会不太理解余延安的这些做法,但我们如果试着联系他一贯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来看,联系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在我们的心底里,这个小个子的形象是不是又增添了几分高大?
四、我们感动于他“律己”的品格。采访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跟我们说,余延安是个非常自律的人。他平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麻烦别人”。自己的事情,不去麻烦组织;公家的便宜,一分也不能占,这是他为人处世的准则。
妻子长年失业,但他从未向组织开口请求帮助,组织主动问起,他说:“不用麻烦了”;有人提出帮他妻子解决工作,他说:“不能因为我是纪检干部,就要给老婆安排工作;欠了别人的人情,会影响我干纪检工作”。从重症监护室抢救回来,需要到杭州转院治疗,单位提出派车送他一程,他说:“我自己去就可以,不要麻烦了”;坐着公交车到了杭州,因为医院床位紧张,不得不在旁边的小旅馆住下,陪同看病的哥哥问他能不能请单位帮忙,他说:“就等两天吧,不要麻烦了。”这一等就是三天,他的手术也因此不得不拖延……桩桩件件,无不像一面又一面的镜子,让我们对照,使我们反省,催促我们奋进。
五、我们感动于他淳朴的“家风”。这次采访,我们除了被余延安本人的事迹所感动,也被他身后的家风、民风深深感动。“别人家的东西,千万不要拿!经过别人家李子树下时,头都不能抬一下。”这是父母从小对他的告诫。“不是我们的东西,一点都不能要!”“不管你成绩怎么样,我要你做个堂堂正正的人。”这是他对儿子的告诫。
采访中,我们听得最多的两个字,是:“谢谢”!余延安的家人和同事对我们没有任何要求,只是由衷地感谢,仿佛采访本身就是褒奖,就已足够;在采访延安妻子的时候,妻子未语泪先流,吐出的第一个词是“谢谢”,然后话音未落就又哽咽了,但经过许久的平静再度开口之后,她还是坚持把这句感谢完整地表达出来,“谢谢你们记住我们延安”;组织去慰问的时候,她没有对组织提任何要求,只是教育儿子,要努力学习像父亲一样正派做人;在老家,我问他哥哥,延安去世后,75岁的老母亲怎么办?他说每个月有政府补助的100元钱,我问不够怎么办?对组织有没有什么要求?他抢着回答我,“没有要求”,快速、坚定、脱口而出,生怕回答慢了就是对组织提要求了,而据我了解,他的年收入不高,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白发人送黑发人”,余延安的离世,对他孤身多年的母亲而言,是个巨大的打击。我们每一次采访,对他母亲而言都无异于再揭一次伤疤,再经历一次痛苦,但是,在我们离开的时候,老母亲忍着内心的悲痛,止住了眼泪,坚持着挪到我们车前挥手道别,用沙哑的声音一个劲地对我们说“谢谢、谢谢,让你们受累了”……
大爱无形,大音希声。余延安所沐的传统家风民风,感恩、知足、不贪不占,虽然没有提炼出来,写在家谱上,刻在碑石上,却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行动中,诠释在时光里,言传身教、代代相随,这不正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传承,最富有生命力的家风吗?
(市纪委宣传部 钱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