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杭州新闻
【蹲点手记】和八零后“老”茶农侃茶经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7-03-16 10:14:18

我们小组走访的是建德市乾潭镇罗村村。 

罗村村位于群山环抱中,是省级生态区,环境优美,没有工业企业,中青年劳力绝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2016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73元(建德市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896元,杭州市为27908元),茶叶是村里的主要经济作物,近1700亩的高山茶园以绿茶、白茶为主,农民出售青叶,也有自行炒制后出售。走访中,许多村民都反映现在茶叶售价不高,而人工采摘费用高,这一项的实际收入越来越低。怎么办?我们正在讨论怎么给罗村村的茶叶寻找新出路的时候,一位年轻的“老”茶农闯入了我们视野。

说他年轻,因为是个八零后;说他老,是因为他十二三岁就开始帮家里炒制茶叶。为什么说“闯”?他是我们看到开门的村宅随机访问而遇到的,我们一说来意,他就说“我知道,最近机关干部都要联乡结村访农户。”

他叫谢双斌,家里祖祖辈辈都是茶农,自己当过兵、做过五星级酒店管理层,2013年放弃120万的年薪,回到老家做了一名“茶农”,但是做的不是祖辈传下来的绿茶——他要另起炉灶做红茶。

“罗村自然条件好,适宜种茶,但是地处高山,采摘时间较晚,又没有品牌,绿茶在市场上没有优势可言。”谢双斌一言道出罗村茶叶的困境,“我们这里很多都是福建移民,福建有红茶传统,而且越来越多进入高端市场,为什么不试试?”谢双斌说干就干,一面赴福建武夷山拜正山小种传人为师学习制作红茶,一面在罗村水库附近承包100多亩高山茶园。

茶园里的茶树都是少则三四十年、多则七八十年的老茶树,为了保证茶叶的原生态,谢双斌不用农药、不用肥料,运用自然农法驱虫,又请来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农林大学的专家为茶园把脉。

三年过去,谢双斌先后在他的茶叶事业上投入了四百多万元,效益却还没产生,连工人都替他心疼钱:“我们的人工费都要150元一天,结果你的茶园里草长得比茶树还高,这样下去能行吗?”但2016年的蝗灾却让大家似乎有点理解了他,当时其他茶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但谢双斌的茶园因为“农法驱虫”几乎没有受损,生产也进入了常态化。

“去年一年产量3000多斤,主要销往北京和台湾,每斤价格超过了1200元,而且今年的产量也全都预订光了,”说起这些,谢双斌不禁嘴角上扬。现在,“福壟堂”品牌在茶友圈已小有名气,在杭州市文博会上,他的红茶“醉红颜”得到了许多嘉宾的肯定。

“你的原生态茶叶前景这么好,有没有可能带着村里乡亲一起干?比如收购他们的青茶作为你的原材料?”我问谢双斌。“福壟堂”的茶叶附加值高,如今又是供不应求,应该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如果可以在本村解决,罗村村的茶叶经济不就找到了新出路?

“当然!”谢双斌说:“但是首先要我自己强大起来,让乡亲们相信我这条路是行得通的,如果有人愿意和我一起做原生态红茶,我一定传授技术。”
   为了让更多村里茶农看到自家茶业的变化,谢双斌逐渐用本地工人代替外地工,同时在枫坞口自然村设了个茶厂的点,方便附近的村民了解他的种茶、制茶技术。但是仍有一些事情困扰着他:“两块临近的茶园,一块施药一块不施药,虫灾来的时候,不施药的那块损失就会大很多。如果上级部门能统一规划,村民积极参与,有一片茶园集中使用自然农法,效果会好很多。”

按谢双斌的规划,茶园、茶厂和正在建造中的民宿、禅修中心将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同时他正和浙江农林大学茶学系积极对接,希望在罗村共同建立一个原生态茶叶研究中心,专门研究推广原生态茶。

当年家人不理解谢双斌为何放弃外面的高薪回家种茶,他就一个人在不通水电的山上住了半年,整理茶园,到如今自己的茶叶事业版图初显轮廓,我说谢双斌算得上一个“有情怀的茶农”,他笑了:“谈不上什么情怀,就是一份坚持。小时候熬夜炒茶的辛苦让我印象太深刻了,而且茶农又赚不了多少钱。真心希望村民们能获得更多收入,原生态茶可以成为其中一条路。”

当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都习惯了“孔雀东南飞”,外出务工或者创业时,留守老人加留守儿童就成了山区农村长期以来沉重的风景。谢双斌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他回乡创业,在摸索中前行,在发展中不忘乡亲。在交谈中,他多次感谢老家山清水秀的环境,感谢村、镇、市里有关部门对他的扶持。真心祝愿他的福壟堂原生态茶越做越好,能带领罗村村的茶农走出一片新天地。

新农村需要他这样的“凤还巢”。(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