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所在的第四组入驻建德市乾潭镇大畈村蹲点。驻点期间,我们听了镇村干部的情况介绍,对当地的历史、发展、村情、党建有了初步认识;实地走访,我们看到了村容村貌,对村民们的生活、生产、居住现状有了直观了解;与村民们的深入交流,我们真实地聆听到了老百姓共同发展的迫切心声。几天的“听、看、讲”,我们不仅真切感受到了淳朴的民风、和谐的村风,也深切体会到了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态度、为民服务干事的激情。
奔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走访活动伊始,组长、市纪委副书记邬月培就在小组动员会上明确提出要求,联乡结村走村入户要“抓住贫富两头”,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对那些困难家庭要一一走访到位,了解他们是否真正解决了生计温饱。连日来,大畈村组在邬书记带领下,顶风冒雨、夜以继日,走遍了五个自然村的低保户、五保户和困难户(不在家的除外)。
带我们走访的几位镇村干部,几乎对每一家的情况都如数家珍,对各家各户有哪些困难、哪些诉求都了如指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熟悉,是基于日常点点滴滴的尽心尽责,倾注了对这方土地这方人的深情厚谊。
但比起这些,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还是那些贫困户:有的从小就因病致残,年近花甲父母双亡失去依靠;有的一家三口加起来年龄高达240岁,八九十岁的父母守着六十多岁的残疾儿子度日;有的儿女远在外地孑然一身,因两眼看不见而常常吃错药;有的本来生活还可以,因患疾病或遭遇意外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而他们的家,几乎都是屋舍陈旧、陈设简陋,一些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砖木结构的房子,有的一家人使用的是几已绝迹的厕所。虽然他们在几百户人家的村里占的比例很小,但相比那些气派整洁光鲜亮丽的新房子,在我脑海里刻下了更深的烙印。
这些天,我们问村干部问得最多的就是:还有哪些困难群众?有没有落了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奔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掉队。随着调研的深入,这种想法在我心里越来越强、越来越迫切。
帮群众脱贫,绝不是什么麻烦
每天走访结束,我们都要整理一天下来的笔记和照片,把一天走访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进行汇总交流。几天下来,已经积累了厚厚的笔记和几百张照片。
这其中,有两张照片带给我深深的震撼,手机定格的画面令我久久难以忘怀。一张是第一天晚上走访的麻车桥村57岁的低保户周火云家:50多年房龄的老屋是他过世的父母留下的,阴暗的屋内低瓦灯泡一明一暗,陈旧杂乱的屋内唯一像样的是台七八成新的冰箱,是亲戚搬家留给他的,但他从来没用过,他说:“不需要,也用不起那个电,就放着吧。”儿时意外摔伤没钱医治落下了终身的残疾,虽然上过学但无法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每月240元的低保补助,自己种点菜过活,偶尔帮村里做点轻便活儿拿点补助。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跟我们交流时脸上始终笑呵呵的,没有一句牢骚怨言,反而对我们前去探望再三表示感谢。
还有一张是蔡家村67岁的低保户叶小苟,一位为人做事特别忠厚实在的村民。年轻时不幸被炸药炸掉了左手,符合五保户条件却放弃申请,坚持自己劳动,负责全村的卫生保洁工作,整天都在村里转悠,村子的角角落落都看不到垃圾。村民们只要一提起他,几乎人人点赞、个个好评。当问起他有啥困难时,他说:现在身体还可以,不需要去敬老院。自己一个人过得去就行了,就不给政府添麻烦了……”一句“不添麻烦”,让我肃然起敬的同时也深思:帮群众脱贫怎么是麻烦呢?群众这样想,我们可不能也这样想啊!
只要有群众没有小康,全面小康就难言圆满。当前,国家和社会对弱势群体日益关心重视,通过社会保障渠道兜底了一批,也解决了一些困难,但彻底脱贫还有一定的差距。总书记说:“决不能把贫困带入十九大。”而今之计,除了国家进一步完善统筹社保,农村基层也要消除等、靠、要心理,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要想法设法、借势借力发展经济,提高集体收入,才能投入更多的公益性资金,与社会共同承担起弱势群体的医疗、养老、居住等保障职能,从而带领全体百姓共同奔向小康之路。(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