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平官”、办事犹如“蜗牛”、工作推诿扯皮……针对这些老百姓甚为反感的问题,杭州将重拳整治。日前,杭州市出台《关于深入整治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问题推动杭州高起点上新发展的意见》,着眼务实管用、常态长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种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问题,将每年重点整治一批重点领域的“三不”问题。
厘清职责防“扯皮”、优化流程提效率
整治聚焦十二项重点任务
举办“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活动;开设“今日关注”专栏,加大媒体曝光力度;健全完善问题反馈、跟踪督查、责任追究等机制……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动刀子”,杭州市这两年开展的“三不”问题专项整治收到了明显成效。
尤其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成为检验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作风的“试金石”,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峰会这个圆心,认真解决了一批“三不”突出问题。
据市96666作风效能投诉中心统计,2016年,96666热线受理“三不”问题投诉1325件,同比减少363件,下降21.5%。今年1至5月,受理“三不”问题投诉467件,同比减少96件,下降20.6%。
当前,杭州市把城市国际化摆在首要位置,党员干部的作为与担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对此,《意见》提出,要全面深化作风建设,以最铁的纪律深入整治“三不”问题,全力推动杭州高起点上新发展。
《意见》在“总体要求”中开门见山点明整治的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强调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其中,重点领域包括打好“六场硬仗”、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城中村改造、劣V类水治理等市委市政府重点任务。
问题是工作的导向。《意见》“主要任务”围绕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措施。同时提出了今年整治的十二项重点任务,包括“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 “优化内部流程,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健全网上便民服务体系”等,重点要解决部门职责不清、体制机制不畅、政策法规不适应等方面的问题。
在“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这项任务中,将结合当前我市在治水拆违、城中村改造等重点任务推进和“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工作中存在的相互推诿、进展迟缓等突出问题,督促市级各部门主动倒查责任权限,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根据《意见》,我市还将健全职责边界争议动态管理机制,及时妥善处理部门职责模糊、交叉、脱节等问题。
“为保障每一项任务都按时落实到位,市里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起草文件的市纪委负责人介绍,每一项重点任务均确定由一名市领导牵头主抓直管,要求做到“四个亲自”,即“亲自协调、亲自检查、亲自督办、亲自落实”。
完善大督查工作机制、“三不”问题逐一挂账销号
督查问责更趋常态化
如何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实践证明,督查、问责是倒逼责任落实、推动解决问题的利器。
“‘三不’问题治理是全市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各单位党组织应当守土有责,结合各自职责落实主体责任。”市纪委负责人说,还要依托相关职能部门强化日常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三不”问题解决的浓厚氛围。
《意见》要求,编委办、法制办、审管办等部门要强化职能监管,针对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以权代法、重审批轻监管等问题,加大监管力度,及时纠偏纠错。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法规范涉审中介从业行为,完善竞争淘汰机制,着力解决中介服务环节多、耗时长、质量差、收费乱等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建立大督查工作机制,有效统筹整合了督查力量,也将继续运用到“三不”问题的专项整治中去。《意见》要求,完善市委市政府大督查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任务分解、回访调研、批示件办理、联合督查、调研督查、决策落实情况报告、核查复核、督促整改等制度,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督查部门牵头作用。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及时发现和处置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三不”问题。
此外,《意见》还要求发挥重点任务牵头部门的职能监管作用,加强对工作推进的动态督查。同时,把“三不”问题纳入巡视巡察范围,加大对重大决策部署、重点任务落实中“三不”问题的巡视巡察力度。
为有效推动问题解决,《意见》明确,将建立健全“三不”问题线索移交、交办督办、挂账销号等工作机制,对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巡视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督办、反馈,推动责任单位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员,明确整改期限,确保整改落地。
同时,市相关部门将定期开展“三不”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整改措施不落实、效果不明显的,将受到严肃追责。《意见》要求,对“三不”问题多发频发、造成恶劣影响的单位和地区,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要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监督检查中该发现问题没有发现,该及时处置没有处置,该传递问题线索没有传递的,严格追究监管单位责任。公开曝光典型问题,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
整治问责与正面引导相结合、落实容错免责
激励干事创业打出“组合拳”
“三不”问题由来已久,市委专题调研组分析认为,当前我市仍处于改革攻坚期和新旧体制转换期,一些体制机制尚未调整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担当、作为。
为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方面的问题,加强正面引导,让敢担当、敢作为的干部有用武之地,《意见》在突出实干导向、提升能力素质、落实容错免责方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突出实干导向。《意见》要求用好“互看互学互比”“大比武大督查大考核”等有效载体,建立健全“赛场赛马”工作机制。把整治“三不”问题和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结合起来,加大跨部门跨处(科)室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对问题严重、影响恶劣,或者经教育提醒、诫勉处理没有改正或改正不明显的,及时予以组织处理。
——提升能力素质。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和综合素质培训。继续选派干部到改革一线、重点项目、艰苦地区挂职任职,到信访维稳、“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艰苦岗位锻炼,提高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此外,要加强临聘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制定完善具体奖惩考核办法,进一步增强临聘人员服务意识。
——落实容错免责。《意见》强调,要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将容错免责理念贯穿于监督管理全过程,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即: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意见》还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宽严相济,对符合免责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经研究予以免责后,不影响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政绩考核时不作为负面评价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