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耄耋之年入党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12月18月,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一区第八楼道党支部正在举行一次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在几名宣誓的新党员中,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奶奶特别引人注目。她就是达式华老人。这一天,她90岁,已到耄耋之年。
达式华生于1926年。1949年在南京华东军区医院工作时,刚刚解放的南京燥热而潮湿,数以千计刚从渡江战役火线上下来的伤员,涌入了南京华东军区医院。几位受了伤的老首长,终日挤在医院的阴暗闷热的地下仓库,伤情迟迟不见好转。她和同事多次提出,让几位老首长住到病房里或者换到她们的宿舍。但每次苦苦相劝时,最终都被他们以伤员和医护人员更需要好的住处为由拒绝,并强调“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是共产党员的原则。
解放军指战员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和纪律严明的作风感动了达式华,在她心中种下了入党的信念。她说:“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成了我最高的追求和心愿。几十年来,我一直想入党,连做梦都想。我的女儿、女婿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加入共产党了,就连我的外孙女也在我之前入党了。”
此前由于担心自己的“家庭出身”问题,老人一直没敢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只是把这个愿望深深埋在心底。后在上述问题解决后,她于2013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份申请书老人写了三页半,但只用了1个半小时。经过严格的入党程序,达式华终于达成了67年的期盼。
“我是一名‘年轻党员’。”现在每每和他人说起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达式华都满是骄傲。
“能在鲐背之年,完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心愿,我眼眶中饱含的泪水代表着我内心澎湃的情感。”老人在《我的入党故事》里写道,“我将用我的专长,继续为社区老人们做好基础医疗服务,做一名出色的医者。”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予别人
住了近三十年的老屋子,家具陈旧。房子空间不大,可墙面上却挂满了各种字画。离门最近的一幅字,白色宣纸上写着雅致的黑色毛笔字,朴素得不能再朴素: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予别人”。
几十年来,老人将困难留己方便予人作为家训,一直践行到现在,谱写了一则在平凡中彰显不凡的动人故事。
“1952年我丈夫提出把这句话当做家训。”达式华告诉记者。曾经艰苦的生活,引发了夫妻俩对于困难的理解。
“我爱人是一名国家工程师,为了祖国工业的发展,30多年来跑遍祖国工业基地,甚至不怕寒冷去了齐齐哈尔满洲里。他是广东人,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地方足足工作了36年。”达式华回忆起那段聚少离多的日子说,“他从来不叫苦,一心扑在工作上,也是为了遵守诺言——‘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予别人’。”
1958年,为响应“把医药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达式华所在的大连医学院医院需要派医疗队下乡支援。作为该院手术室护士长的达式华主动“请缨”前往。
“手术室共有5名护士。其他人每天都是身上背一个,手上抱一个小孩来上班,只有我有一个小孩,而且可以交给我妈照顾。那我肯定要报名参加的。”达式华说。
3年后,达式华第一次休假回家,推开家门的那一刻,三年未见妈妈的女儿只是惊奇地看着她,却没有喊她,仿佛似曾相识。“那一刻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达式华说。
回家休假的第4天,孩子高烧不退,患上小儿麻疹且并发肺炎。达式华在心疼之际,也深知自己3天后必须下乡归队。
她回忆说:“我爱人和母亲都要我请假,但我想到当时农村也会有孩子遭遇传染,所以我必须走。当时我头也不回,关上门就走了,就怕自己会哭。”
达式华一去就是8年。原本下乡医疗队成员三年一换,可是看到同单位的其他护士仍然因为家庭困难无法下乡时,达式华又主动报名了第二批医疗队。“现在想起来,觉得还挺对不起我的母亲。我是把困难留给她了。”达式华至今想来仍觉得内疚。
1970年,达式华再次响应“知识分子下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的号召,举家下乡。
当时辽宁农村条件还很艰苦,缺乏专业的医生。有时村民家里要生孩子,半夜会跑来向达医生求援,不论多晚,不论是在哪个屯子,达式华都会背起产包二话不说跟着走。“室外零下二十几度,又是半夜,被窝暖哄哄的,说实在的谁都不想起来。”达式华笑着说。坐上自行车连夜完成接生后,她又往往坚持自己一个人回去。有一次晚上12点多回去时迷路了,在村口绕了大半夜到天亮才回去。
“有时也很沮丧,但一想到家训,便释然了。”她共帮助接生了184名新生儿。最大的一个,如今已是美国纽约大学的教授,至今还与她有着来往。
在农村的16年间,达式华时刻践行“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的家训。医疗用具有限,只有听诊器、温度计、针灸等,达式华依靠传统的针灸、拔罐、按摩等方法,为老乡们看病。
“这么多年,最难的就是坚持,每次挺不住时就会想到这句话。”达式华老人回忆说。
薪火相传,好家训感召更多人
退休前就是“白衣天使”的她,退休后也“闲不住”。在跟随老伴来到杭州“颐养天年”后,达式华选择当起了当地的居民干部,分管妇女、少儿及计生工作。
1988年,杭州被选为高血压普查重点城市。当时政府派来的工作人员只有3个,普查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3000个居民,要在短时间里摸清当中有多少高血压患者并不容易。”达式华说,“我是居民,又是医生,应该出手相助。”
于是她找到普查工作组表明身份,表示愿意协助普查工作,并揽下了每天晚上普查的活儿。经过10天的普查,小区内查出高血压患者500多人,大部分患者并未用药,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都很低。
汇报了这些情况后,翠苑一区的血压监测点建立起来了,由小区4名离退休医师负责,定期为居民监测血压、指导用药、宣传医疗知识。这个监测点也就是如今“达式华工作室”的前身。
如今杭州翠苑一区的老人们,提起“达医师”几乎无人不知。她手上积攒下了30多本笔记本,里面记录了社区数百位老人的健康指数:血压、血糖指数,用药情况及并发症等。
“日常保健做好了,就是为病人省钱。”达式华说。因为对社区老人的身体情况了如指掌,谁家老人有了突发状况,第一时间想到准是她。
达式华的外孙女罗小桑还记得,有一次,正在吃饭的外婆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有个老人突然小腿麻木了,外婆放下碗,三步并两步就往外走。达式华赶到对方家里,当场判断是中风前兆,赶紧叫人帮忙送到医院。后来医生说,再晚来一会,老人就会中风,半身瘫痪。
家训中蕴含的大道理,达式华很少对后辈说,“这是要做出来的,你去做了,他们看到,就会渐渐明白。”在老人的“言传身教”下,好家风也影响了自己身边的人。
老人的女儿和女婿作为医生,也时常也会参加义务会诊。女儿李珊是市二医院儿科主任,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她说:“有次有对老夫妻带着孩子来排我的号,因为太晚没号了,我就让他们排在最后,不用挂号了。只要有人来找我看病,不管挂不挂得上号,不管多晚我都要给他们看完。”因为妈妈教育她医生的职责就是要服务好病人,人家来一趟看病也很不容易,怎么可以让病人白跑一趟呢。平时下班后、节假日她也常替妈妈的工作室接电话,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
“就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妈妈也成了一个工作狂。她拼起命来,比外婆还夸张,完全不顾家。”罗小桑说。在她的印象中,母亲不顾家的例子,不胜枚举,“她几乎没有一年是在家过的,都在加班。她常说,自己是杭州人,每天可以回家,过年过节,让家在外地的回去和亲人团聚。”
家里有这样的外婆和妈妈,小时候,罗小桑难免会抱怨,但长大后,她慢慢地理解了她们。
不过,对于家中那则家训,90后的罗小桑也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精神肯定是对的,不过,我给它加了个前提,那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要讲点技巧。我做不到外婆和妈妈那样拼命,但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不会袖手旁观。就像公交车上让座,自己有座,肯定让出来,自己没有座,让别人让,就找那些看起来好说话的进行提醒。”
翠苑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和护士们自发报名,组成了一只接班人小分队,既有主攻中医、内科的医生,也有专职护士,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2010年,达式华工作室正式挂牌建成。
同样在“达式华工作室”工作的医生程润荣告诉记者:“人做一辈子的好事不容易,看她做了这么多年,我自己也是医生,就觉得我也应该尽自己的一点力量。”
现在每周二、周五上午,达式华会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轮流坐诊。目前,每周都会有120余人次前来达式华工作室就诊和咨询,该工作室每年为超过6000人次提供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