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杭州新闻
“爱心的哥”黄飞华:助人好家风传递榜样力量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7-09-04 11:16:04

这是一个普通的老杭州家庭。三代同堂居住在六十多平方米的八十年代初老小区,夫妻俩曾遭遇双下岗;家里四位老人先后去世,其中三位罹患癌症;孩子在这里出生、长大、工作,也即将在这里结婚。虽不富裕,却其乐融融。

这又是一个闪着光芒的家庭。丈夫是杭州市十佳“的哥”、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志愿者,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爱心车队,有80多人常年坚持参与公益活动;妻子也是一名中共党员,默默无偿献血近三十年,献血总量3万多毫升,这相当于10个成年人的总血量,是全国献血模范,她关爱家人、帮扶邻居,被评为下城区“最美妻子”;儿子曾经义务反扒,如今业余时间也担起了爱心车队的任务,被街坊邻居们称为“国民好儿子”。

下城区朝晖街道应家桥社区的黄飞华家庭,就这样代代相传朴素而温暖的爱意。


下岗开出租车 爱心“的哥”美名远扬

黄飞华是下城区朝晖小区一带的名人,不仅自己获得过一系列的荣誉称号,以他名字命名的爱心车队也多次被评为下城区优秀社会组织,也是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说起他和伙伴们十多年来助人为乐的事迹,很多人都竖起了大拇指“黄飞华,不简单!”。

黄飞华原是一名国企职工,作为企业培养对象曾到日本研修,但是1998年企业全面改制,要求党员带头自谋出路,党龄两年的黄飞华拿着一家人给他东拼西凑的钱买了辆出租车,当起了“的哥”。

“自从买了车以后,岳父岳母就只坐过一次我的车,怕我太辛苦。但是我在外面开车经常会接到岳母电话,让我赶回来把行动不便的邻居老人送到医院,既不收钱,还包送回家。”黄飞华说,自己义务“送老送医送考”,包括后来成立爱心车队,都是受到“热心肠”岳母的启发。

是黄飞华家庭条件好,才如此大方吗?显然不是。朝晖五区这套房子是黄飞华岳父单位分的,也是黄家唯一住房,黄飞华1986年和妻子结婚后,就和岳父岳母一起住在这里。黄飞华下岗三年后,妻子邓闽娟也下岗了,再就业的路上,自行车是她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后来家里四位老人三人先后患癌,邓闽娟只得辞职在家专门照顾老人,黄飞华开出租车成了这个家庭唯一的收入,但是周边邻居有困难,他仍然是能帮则帮。

2006年,黄飞华加入了FM93交通之声电台的阳光爱心车队,接送困难老人、送医爱心接力、高考应急服务,都留下了他身影。作为全省一号阳光车友,黄飞华和十多名志同道合的出租车司机组成了阳光车队第一分队。

“我第一次认识黄飞华是2010年,我刚调到这个社区,他到办公室来联系志愿者服务活动”,朝晖街道应家桥社区党委书记金幼芬说,“后来才知道他们家其实也比较困难的,但是他们夫妻俩从来不提什么要求,都是在帮助别人,这是我们社区一笔非常可贵的精神财富”。金幼芬积极争取街道的支持,又个人垫付了3000元注册金,2013年,公益组织 “黄飞华爱心车队”正式成立,2015年车队建立了党支部。

黄飞华和他的爱心车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幸罹患癌症 病魔难阻助人爱心

走进黄飞华家,就闻到一股淡淡的中药味。妻子邓闽娟说,就在“黄飞华爱心车队”正式成立后不久,黄飞华被查出胃癌晚期,手术切掉2/3个胃,这几年一直用中药调理。

尽管自己不在一线开车了,黄飞华一点也没闲下来。身体状况稍微好一点,他建立了一个爱心车队微信群,每周制作接送老人排班表,老人的姓名、上车地点、时间、接送司机的名字都清清楚楚,通过微信群发给队员。望江门的骆大伯、佑圣观路的郭大伯、上岛公寓的吴伯伯、邮电新村的倪大妈……一张张爱心排班表温暖了这些老人的心。

99岁的张贞德老奶奶是孤寡老人,独居在杭州流水东苑。从2010年开始,黄飞华就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重任。黄飞华生病以后,邓闽娟和队员们主动承接了这个任务。每到周末,夫妻两人都会特地做几样老人喜欢吃的菜给她送去,风雨无阻。张奶奶送给爱心车队一面锦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队员们都说,黄飞华是车队的老大哥,也是精神领袖,有他在,车队就有了主心骨。汶川大地震,黄飞华组织队员献血,是当时全国第一例出租车司机集体献血;杭州7.5公交车纵火案,队员们再次集体献血;玉树地震后捐赠课桌椅、西南干旱捐矿泉水……爱心车队献爱心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有人会理发、有人会修电器,每个月的支部活动都有志愿者服务社区内容。去年迎接G20,爱心车队的队员们除了完成保障车的任务,还都承担起自己所在社区平安巡查任务。喜欢英语的黄飞华则做起了老师,免费教车队队员和市民群众英语,建立了学英语微信群,定期到社区组织大家学英语,还制作了学习卡送给大家,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爱心车队的成员已经发展到八十多人,遍布多个城区,黄飞华仍然担任队长,妻子邓闽娟成了车队的义务后勤组长和财会人员,儿子黄迦律则是编外队员。


十多年来,“黄飞华爱心车队”帮助了无数的紧急用车、需要帮助的人。车队的工作室里,挂满了受助者赠的锦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黄迦律被邻居称为“国民好儿子”,这个美誉让他连说“不敢当”,“我在这里出生,这些邻居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都很亲近。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就跟我自家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一样,能帮忙的事情当然要帮忙的喽……我爸爸做好事已经成习惯了。他经常把别人的事看得比自己的还重要,吃饭时接到电话,也是放下饭碗先去安排事情。”小黄说,助人为乐,爸爸对他影响更大,但启蒙却是来自于妈妈。

有一次黄飞华整理东西无意中发现家里好几本献血证,才知道妻子从儿子2周岁后就开始无偿献血,已经坚持好多年了。“这没什么好说的,对自己没损害,还能帮助人,为什么不做呢?”妈妈的话在小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八周岁生日,在妈妈的鼓励下,小黄第一次参加了无偿献血,虽然回家挨了外公一顿骂(老人担心影响孩子身体和学习),但是这个特别的成人礼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妈妈说,我只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引导了一下。黄迦律还在上初中时,放学途中遇到两个老人追小偷,他扔下自行车就冲上去扑倒了小偷。妈妈为儿子爆棚的“正义感”感到高兴,但心里也着实有点后怕,索性就给他去报了个散打班——至少下回碰到类似的事情能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后来黄迦律大学毕业当了两年兵,部队的生活让他得到进一步历练,退伍后他又当起了公交车上义务反扒员。现在作为爱心车队的编外队员,小黄经常主动接一些老黄派出的“单子”。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黄飞华把父辈传下来的“做正直人,行善良事”作为家训,用美好的德行感染家人和队员们,从一个人做好事,到带领一家人、一群人做好事,从而影响更多人。爱心一直在接力中,良好的家风也在代代相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