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杭州新闻
【我与这五年】纪检干部毛勇锋:会越开越短 事越做越实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7-09-26 10:28:13

毛勇锋,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纪委干部。

作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开会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前几天,我到杭州市纪委开会。会议的开始时间是早上9点,我提前一天和公车公司驾驶员约好,6点钟从行政服务中心出发。那天我起了个大早,在家门口买了两份早餐,准时到位。

淳安县是杭州市最偏远的县,从县委到市委有150余公里。从淳安县乘车到杭州市政府正常情况需2小时15分钟,考虑早高峰可能会堵车,我们多留了点时间。果然,路上有些堵,还好预留了时间,紧赶慢赶,提前10分钟走进了会场。

中午12点,上午的会议结束,我和其他区县的同志在市纪委食堂吃了份快餐,就回到会议室。下午的会议还有一会儿才开始,大家就凑到一起讨论会议布置的工作,相互交流经验、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

下午4点半会议结束,和其他区县的同志打完招呼就匆匆走出会场。马上就要晚高峰了,我要抓紧时间赶回淳安……

不光是我,这样的情形对我们单位的同事来说已是一种常态。到杭州开会,会期不超过一天,都是当天来回。上午的会就起个早,开完会在市纪委食堂吃份快餐就赶回淳安,下午还能干点活;下午的会,上午就在办公室先工作,提前吃中饭往杭州赶,会议结束再晚也要当天赶回来。

几年前,节奏可没这么快。到杭州开会,上午的,提前一天去;下午的,第二天再回来。这样可以在杭州住一晚,吃完饭还可以逛逛,或到西湖边走走,第二天再回淳安。时间花了不少,费用开支不小。

同事之间聊起这个话题,大家都说这五年来变化蛮大的。最直观的感觉是,到杭州开会的次数越来越少。原先,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召集各区县到市里集中开会。有的会议并不涉及具体工作,只是“陪会”,捧场、充门面。有个同事参加的最短一个会只有15分钟,路上来去却用了一天时间,既浪费时间又折腾人。现在,不必要的会议一概取消,必须开的会大多也是开电视电话会议。不用动辄就往杭州跑,节省了很多浪费在路上的时间。

另一个感受是,会议的形式越来越简化,怎么能把工作做好怎么来。出席的领导少了,官话套话少了,基本上是直奔主题,开口就讲“干货”。会议时间也越来越短,大多半天就能结束。结束后也不再安排聚餐,区里的同志直接回去,郊县、路程远的在食堂吃个快餐再回去。

回过头来看看这样的变化,我觉得很好。会风也是党员干部作风的一面镜子。原先,会议多、会上官话套话多、陪会领导多,还有部分党员干部借着会议的名头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这些都是“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干部看上去很忙,疲于奔波在各个会场,却没有时间沉下来做事,工作效率不高、浮于表面,费用开支却比较大。

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各级各地坚持不懈严纠“四风”,党员干部的作风发生了明显转变,会风也随之而变。朴素、务实、简短,已经成为会议的基本要求。我们基层干部对此是举双手赞成。

基层工作和群众密切相关,得靠实打实干出来,玩“虚”的会被群众“骂”。少开一天会,我们就多一天时间下基层,能更好地倾听群众呼声,更深入地掌握基层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现在,少开会、开短会减少了大量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节省下来的时间,大多用在了下基层上。在走村入户、谈心谈话中,工作越做越实,效率也提高了。五年来,会风的转变,让党员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具体工作中。会风之变中蕴含的务实导向,引导越来越多的干部到一线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真真正正为民办实事,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

这几年,我和同事在走村入户时越来越多的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做事越来越实在了,欢迎欢迎。”(淳安县纪检干部 毛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