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莫干山路和环城北路口,时常能够见到一位穿着红马甲、身材消瘦但却不失精干的老年志愿者。老人名叫赵玉根,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有十余载,是杭州志愿服务事业中的“元老级”人物,被市民亲切地称呼为“赵大伯”。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赵玉根在创下坚持志愿服务14年,累计志愿服务时数3万多小时等一连串惊人数据的同时,多年来也以顽强的意志力忍受着病痛折磨。
带病服务十余载 德善家风是底气
1998年,赵玉根被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晚期,医生诊断只有三个月生命。“当时病危单都下了好几张。”那一幕幕,他仍然记忆犹新,经过多次大手术,以及数年不间断的治疗,他终于保住了生命,但身体已大不如前,体重从150斤降到了现在的80多斤。
“工作上正要大干一场的时候病魔缠身了,全靠组织对我的全力抢救,厂里当时经营都困难,但是还是全力抢救了我。滴水之恩怎么感恩呢?就要感恩整个社会。” 经历了生死考验的赵玉根,对于人生价值的实现有了新的感悟。2003年,他无意间从报纸上看到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抱着感恩和行善的念头,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父母亲健在的时候,形成一个家风,一要孝,对长辈、亲戚朋友,另一个是德,最主要的是走向社会去行善,把善良善心奉献给大家。”众所周知,志愿者服务基本上都是在公共场所,有时候一干就是数个小时,就算是健康的年轻人也会感到疲劳。赵玉根认为,自己能够坚持下来,离不开长辈重德行善的教诲。
赵玉根刚成为志愿者的年代,无偿服务没有像现在这样普遍。“不好好养病,去搞什么志愿服务,图什么?”当人们一次次在他面前表现出不理解,甚至引来闲言碎语的时,赵玉根就会笑着说:“不图什么,就图一个乐,一份心安理得。”事实证明,他的坚持是值得的,人们的态度渐渐从质疑变为钦佩,从钦佩发展为争相学习。
言传身教带动家人 全家都是志愿达人
赵玉根的一言一行,无形之中感染了家人。他的妻子盛阿姨一开始担心丈夫身体吃不消,主动提出替他参加几次志愿者活动。时间久了,她也逐渐理解并热爱上了志愿服务。
每周二四六,都是盛阿姨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固定日子,每次她都大老远赶到火车站、旅游集散中心,义务给需要帮助的游人指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多年来,夫妻俩相互扶持、相互照顾,传播正能量。他们先后被评为最美浙江人、杭州市功勋志愿者、杭州优秀志愿者、江干区区十佳志愿者等。
除了志愿者,盛阿姨还兼职了社区的多项志愿工作,如退管大组长、楼道组长等,是邻居中的大忙人。每天清晨,公园里还没什么人的时候,她就拿着抹布、拖把去擦拭公园的石凳子,让老年朋友可以放心就坐休息。这一擦,就是八年。
“爷爷从小带我们做志愿者,潜移默化的意识里要服务别人,但是做志愿者只是一个平台,更多的是我的思想和价值观上有一个改变。”对于这两位长辈的“大爱”善举,儿孙辈们不但没有一句怨言,反而还热心地参与其中。特别是孙子赵鹏威,年纪不大却已是志愿达人,现在只要一有时间,他就披上红马甲,和爷爷一起到马路上做志愿者,如今他的志愿服务时数也达到了一千多个小时。
千万个小家汇成一个大家,就是国家,而千万个小家必须要有正能量的支撑,正能量体现在德育、善的传承。“德和孝是纵向的,一代代传承下来。善是横向的,按照时髦的讲法,它是3D的,我们去志愿服务,看得见摸得着。也是正能量的宣传。”一直以来,赵玉根一家做的都是点滴小事,极其平凡,但是传递的正能量却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