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是老施吗?施优娥的医疗补助报销下月开始可以一次性结报了,您不用再跑来跑去了!”日前,浙江省建德市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拨通了大同镇禹甸村村民施法根老人的电话。
施法根的姐姐施优娥是禹甸村的低保户,今年66岁的她身体残疾,施法根就帮着张罗医疗补助报销事宜,因此也成了市社保中心的“熟客”。
施优娥今年1至5月的医疗补助总共是5271.7元。但为了这笔补助款,施法根前前后后跑了差不多有十趟。
为方便群众办理医疗补助报销手续,2010年,建德市出台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即时即报政策,明确对困难群体看病实行即时即报,群众自己只要出少部分钱,剩余的开支可以享受惠民补助,防止因病返贫。然而,这项政策实施8年多来,效果没有想象中好。仅2017年,全市未享受即时即报政策困难群众达2381人次,涉及补助金额2421万元,因不知晓政策、报销延误等原因未报销的有861人,涉及金额388.53万元。
一个好政策出台,为何发挥不了作用?今年4月,建德市纪委监委在扶贫领域腐败与作风问题专项督查中发现,医疗补助即时即报政策未能落地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职能部门履职不到位、不主动作为,导致群众不知晓医疗补助政策。
“勤督查、严问责、实整改。专项督查的目的就是要守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扶贫领域专项督查组组长如是说。
在督查组的督促下,涉及医疗补助事项的相关单位,形成了具体工作方案,并定于7月1日实现医疗救助即时即报。
实现医疗救助即时即报只是建德市纪委监委开展扶贫领域腐败与作风问题专项督查工作的成果之一。督查开展以来,共发现问题14个,下发整改意见书7份,2个部门和5个乡镇共15人受到通报、批评教育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