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杭州新闻
以“书”载道的家风故事:用一颗爱书之心谱写大爱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8-08-17 12:00:49

在杭州建德市,站在汪国云创办的“大同书院”外,总是能够听到墙内传来的朗朗书声。熟悉汪国云的朋友都知道,这样的读书声,承载了这位“以书为友,以书为师”的老党员一辈子的坚持和夙愿,他用自己的人生轨迹书写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也用自己“崇学、向善”的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勤学善思 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念

汪国云出生于浙西山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尽管父母亲读书少,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们一直鼓励汪国云多读书。人民公社时期,汪国云一家在生产队里连续几年成为超支户,但汪国云的父亲仍然顶着重重压力,坚持让汪国云念完了高中。

而对于从小就酷爱读书的汪国云来说,因为家境不好,买书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渴望知识的汪国云只能从偶尔来村里放映的样板戏中汲取文化知识。样板戏《红灯记》中“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的朴实话语,让汪国云感悟到只有狠抓家风家教,孩子才能走上正道,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所作为,并以此作为自己几十年来的人生引领。

学而不厌 用书和知识改变命运

父亲“再穷也要读书”的做法深深影响了汪国云,对知识的崇敬和向往更是不断激励着他去学习更多的文化,翻阅更多的书籍。高中毕业后,汪国云应征入伍,前往唐山地震灾区参与恢复重建。他总是白天参加军事训练或参与建设,晚上就抓紧时间认真读书。为了念书,他更是自制了一个煤油灯,等到所有人都熄灯睡觉了,还一个人到小仓库去看书。

很快,如饥似渴地阅读让汪国云读完了连队图书室里的2000多册书籍,拥有自己的藏书的念头在他的心中萌芽。为了实现这个愿望,部队发的津贴中,除了日常的吃穿用度以外,其余的全部都被汪国云用在买书上,等到退伍回来,他带回家三个木头箱子,里面全是他视若珍宝的书。不理解的人嘲笑他在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上花钱,而只有汪国云自己心里知道,这些都是满满的精神食粮,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用心读书,有了积累,便有了回报。退伍回乡不久,汪国云便考上了乡镇专武干部,之后又调任建德市文广新局、建德广播电视台等文化部门。虽然在后来的人生中,汪国云的工作岗位变换多次,但热爱读书的劲头却始终有增无减。

付诸实践 借书香铸就好家风

在汪国云心里,书是良师益友,所以在教育子女上面,汪国云也总是将书中学到的付诸于实践。现在儿子汪怀江已经成家立业,但每当汪国云发现一些具有警醒和教育意义的名言警句时,仍然会在第一时间与儿子分享。“我刚刚进入体制内工作的时候,父亲就发了一条信息给我:低调做人,高效做事。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的工作和生活。”谈起父亲,汪怀江的眼中闪耀中自豪。

汪怀江坦言,父亲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崇学,爱读书,善于读书;另一个就是与人为善,多做好事,多做有意义的事。比起口头的教诲,汪怀江说这些道理总是藏在父亲为人处世的细节中,在成长的过程中,正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大学毕业后汪怀江就考入了建德的市直部门,并入了党,和父亲成为了“党员父子兵”。

家藏万卷 无私捐献为社会添书香

经过30多年的积累,汪国云家中的藏书多达一万多册。他本人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杭州市十佳学习型个人、杭州市十大藏书人家、杭州地区优秀阅读推广人等。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分享读书的乐趣,让更多的人因为知识而改变命运。2008年,汪国云提出想把自己的藏书无偿捐献出来,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家人的鼎力支持。2011年5月,在大同镇政府的支持下,汪国云将自己多年珍藏的宝贝——近万册藏书搬回老家,创办了拥有400多平米的“大同书院”,免费让当地居民阅读。

作为纯公益的书院,教材的支出都是汪国云一家自己掏钱,八年来,一家人不仅“花精力、费金钱”,更是分工明确,汪国云负责教学,爱人和儿子则负责后勤和网络技术保障。因为这份坚持和善心,让书院成为了附近孩子的加油站,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第二课堂。每个双休日,汪国云都在这里为孩子们义务讲课,同时有写作指导、书法指导等,一些教具和课件他都自己动手制作,孩子们只要一放假就都愿意往书院跑。

“把自己家里的好家风、好习惯,通过书院的载体,给少年儿童上课的方式送到文化礼堂里,把小家风变成了大家风。”建德市大同镇人民政府宣传干事傅庆玲对“大同书院”赞不绝口。


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涵养家风。汪国云不仅一辈子爱书,还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书籍奉献出来供大家分享,融书香于家风,谱善心于杭城,也正是这样崇学向善的义举,书写了一本充满善意、传播善行的无字之书,成为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一道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