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村坐落于余杭区良渚镇,毗邻良渚文化遗址,景色优美,软硬件条件优良,被誉为“当代田园小镇”,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来此后曾感叹,“这就是过日子的好地方。”居住在此的人则说,“景美,人更美。”
十多年来,良渚文化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8个小区、常住人口超两万的大型社区,而初时所梦想的人人自律,日渐化风成俗,已经悄悄变成了村民们的自觉行为。
从陌生的社区到温暖的家园,良渚文化村是如何蜕变的?
传递善意的“26条公约”
“小区内我们慢速行车,不开远光灯,主动礼让行人;我们在指定位置停放车辆,不跨线压线,且车头朝规定方向,停车即熄火……”在文化村玉鸟流苏广场的显眼处,锈墙上刻着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26条约定。
2006年,居民入住良渚文化村不久,便有人提出要制定一份《村民公约》。2010年,社区走访了3931户村民,其中有3653户同意了这个想法。
2011年2月27日,《村民公约》正式发布,因其条目可操作性强,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这是一份村规民约,更是一套家规的扩大化。”当年参与起草工作的业主王群力认为,《村民公约》无疑是良渚文化村在精神道德方面的“宪法”。
这26条公约,没有强迫,没有惩罚,通过传递善意,折射的不仅是良渚文化村村民的幸福生活,更是对现代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有益探索。
互帮互助的“熟人社区”
初入良渚文化村,有心人往往会注意到多个社区的主出入口都立着一块黄色牌子,上面写着“北归顺风车等候点”。
原来,从地铁口到良渚文化村还有一公里的路程,坐公交车大概需要十几分钟,加上等车时间就会比较长,居民从小区到地铁之间的交通接驳成了不大不小的麻烦。
发现这种情况,一些小区业主就自发地组建了几个相互约车的微信群。想搭车出行的居民就在候车点系一根黄丝带等候上车,而愿意顺路搭乘邻居的私家车车主就会在车子的后视镜上也系一根黄丝带。这个温暖的互助行动被大家称为“北归行动”,邻里间相互帮衬,解决了村民们回家的“最后一公里”。
社团活动是良渚文化村的另一道人文风景,在文化村的创客空间里,不少老年居民都参加了社团活动,有的在练习唱歌,有的在练习乐器。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聚集在一起,相互学习,陶冶情趣。《村民公约》如同一条纽带,将居民邻里的心紧密相连。作为良渚文化村民族舞社团的队长,王桂珍与记者分享了一件在社团里发生过的故事。
有一位曾经一起跳过舞的邻居告诉她,说自己得了癌症,内心非常痛苦。王桂珍马上通过微信群跟社团的队员说了此事,并号召大家捐款。自此,这位老人每次就医化疗,社团都会有人陪同,甚至帮助家属一起照顾。
“人天生就有爱心,但需要合适的土壤才能挖掘和发扬开来。”王桂珍坦言,如果没有《村民公约》提供的这片精神“土壤”,文化村也不会有今天的发展。
党员楷模传递社区文明
如今,《村民公约》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由最初的“村民宪法”到如今的乡规民约,从当初的被动约束到现在的主动约定,已然成为一个传递善意的通道。据良渚文化村社区主任夏颖介绍,每隔几年,社区就会举办一次迎新会,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老业主向新业主宣传《村民公约》,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传承文明,共享共建和谐好家风。
文明需要倡导,倡导需要榜样。记者走访发现,带头执行、遵守乃至倡导这些公约的居民很多都是党员,有些是在职的年轻党员,有些是退休党员,他们带头遵守《村民公约》,与人为善。用自身行为影响他人,让现代文明之风成为共同的家风。
镌刻为镜,人人自律,两万多村民守护着一部共同的家规,践行着朴素的家风。五千年前,良渚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曙光。如今,在良渚文化村里开出了“爱”和“善”的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