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强作风、抓考评……昨日,杭州“三会合一”,通报2019年度综合考评结果,充分肯定各级各部门比学赶超的干劲和成效,为广大机关干部在“战疫情、促发展”中的优异表现点赞;同时,也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自查短板——不仅通过视频短片点名通报自曝作风“家丑”,而且认真查摆在“双线作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
这次会议,拉开了新一轮作风建设的大幕,其指向也非常明确:以一流施工队的标准持续“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在“战疫情、促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团结拼搏 负重奋进 一份提振信心的“成绩单”
在2019年杭州作风建设大会上,市委明确提出要打造“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的施工队。随后,我市就建立了“六大行动”指挥部,大力推进“六大顽疾”整饬行动,深化改革综合考评工作,许多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举办全国“双创周”、千岛湖临湖地带综合整治、湖滨步行街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平安创建、全面深化改革、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会议对过去一年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团结拼搏、负重奋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各地各部门和广大机关干部一切行动听指挥、数字赋能创新法、团结协作一条心、连续作战讲奉献,展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可贵的担当精神和优良的工作作风,涌现出了韦长春、王益民同志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疫情是一次大战,更是一场大考。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充分证明,我市各地各部门的作风是过硬的,广大机关干部是叫得应、拉得出、打得赢的。”会议强调,在战“疫”过程中形成的这些好理念、好作风、好机制,是杭州干部精神状态和工作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这次疫情防控的重要成果,必须长期坚持下去,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对标对表“重要窗口” 今年重点要“补齐五短”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对标对表“重要窗口”,如何在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中率先破题、形成优势。会议明确,今年重点要补齐“市域统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基层治理和营商环境”五块短板。
对于存在的短板,会议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此次疫情防控为例,全市总体统筹协调、步调一致,但在一些特定节点上各自为政、政令不通等现象依然存在。公共卫生领域也暴露出了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足、重大疫情救治能力不足、公共卫生法治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与千万级人口大城市应有的功能还不相匹配。应急管理职能还未理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应急措施执行还有欠缺,应急预案未全覆盖。基层治理中还存在群众工作不够扎实、社工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小区物业管理还不到位等问题和不足。营商环境建设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个别重点评价指标在全国城市中还排名靠后,企业对一些政策的获得感不强。
针对“短板”定向发力,也有许多具体举措,其中包括:以更大力度推进统筹之治,要根据疫情暴露出来的实际问题,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理顺市与区县(市)管理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宽视野决策、大区域统筹、小单元作战”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集全市之力打造若干个高品质城市单元。抓紧实现区县(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能力全覆盖,把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织得更密更牢。充分发挥健康码在疾病预防方面的特殊作用,打造专业化、现代化、数字化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坚持专兼结合、平战结合、整体联动,分级分类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健全“全科社工”培育制度,深入推进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协同治理,打造城市小区治理新模式。用活用好“亲清在线”数字平台,做深做实“助万企、帮万户”活动,以贴心服务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在实战中淬炼“一流施工队” 抓作风建设“五个关键词”
大战大考当前,要实现“六稳”“六保”,必须持续打造“一流施工队”。
“把身体搞得棒棒的,把本领搞得强强的,把作风搞得实实的。”针对今年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强调了五个关键词。
“松绑减负”: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切实防止文山会海反弹回潮,不切实际、内容空洞的文件坚决不发,应景造势、不解决问题的会议坚决不开。进一步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严格计划管理和备案管理,推动相关部门督考结果互认公用。大力实施基层同类信息“最多报一次”,探索建立负面清单,清单以外的表格基层可以拒绝填报。坚决防止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通过“民意直通车”和“12345”热线受理基层反映、倾听群众心声。
“强身健体”:持续完善干部优选优用机制,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和职位上,让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的有舞台,让不愿干事、不能成事的感到压力,决不能“干和不干一个样”“多干和少干一个样”,甚至“干的不如看的”。把干部考场设在“战疫情、促发展”的“前线”,做好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评优激励、选树典型、容错免责等工作。
“益智赋能”:积极做大增量,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深化聘任制公务员和政府雇员遴选工作,真正让“鲶鱼”搅和“一池春水”。持续做优存量,大力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当前,特别是要强化数字赋能,市领导带头应用、市直部门率先推广,推动数字驾驶舱使用、机关移动办公全覆盖。
“团队作战”:巩固提升“双线作战”专班化运作机制,探索建立人才储备、战时组建、平时演练、实战运行等一整套跨部门团队作战体系,把重点项目、重大改革、重要工作攻坚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大孵化器”。
“争先进位”:跳出杭州看杭州、着眼全国看杭州,探索建立条块协同履责机制,在重点工作推进、重大项目攻坚等方面,拧紧权责接口,建好衔接机制,整合资源力量,把更多“监督员”变成“运动员”,让更多“旁观者”变成“局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