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工作实际,紧贴人民群众关切,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浙江省杭州市纪委监委推进村(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全覆盖建设,通过统筹基层监督力量,织密基层监督网络;明确履职清单,以片区协作等方式加强督导,推进联络站规范化履职;运用科技手段,注重数字赋能,开展精准监督,进一步加强对村(居)组织中行使公权力人员的监察监督。
“这里面可能有问题。”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旧县街道旧县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王爱英在对村财务工作的日常监督过程中发现,2019年度村组干部绩效奖金存在错算问题,马上向村“两委”反馈并直报旧县街道监察办。旧县街道监察办很快对旧县村相关村干部和财务人员进行了专题约谈,追回了多拨付的绩效奖金。
像王爱英一样的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杭州市共有2945名。
今年初,浙江省纪委监委部署在全省开展“强化清廉村居建设 有力推动基层治理”专项工作,推动村(社区)全部设立监察工作联络站。杭州市纪委监委迅速行动,今年4月在全市3144个村(社区)全部设立监察工作联络站,共聘任联络站站长2945名、联络员7289名。在此基础上,抓好监察工作联络站设立、管理、服务等工作,以高质量全覆盖推动基层监督形成增量优势,提升能级水平。
看点1 统筹监督力量 延伸监督触角
以监察工作联络站设立为契机,统筹原有的基层监督力量,发展监察信息员队伍来协助联络站工作,织密监督网络。
作为全国首批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省份,浙江一直没有停下深化改革的步伐。今年3月,省纪委监委部署在全省推动村(社区)全部设立监察工作联络站,进一步加强对村(居)组织中行使公权力人员的监察监督。
“老周,您反映的有关村干部廉洁问题,我们工作人员已经在跟进了,很快就会有结果。”杭州市萧山区宁围街道丰北村监察工作联络站设立的第一周,就收集到了不少意见,了解到大批群众急需解决的难点、痛点问题。
在杭州各地的街头、村口,常见监察工作联络站开展监督的类似情景。
“监察体制改革后基层监察对象数量剧增,而乡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人手不足、日常监督力量薄弱。监察工作联络站的设立,为基层监督补充了大量‘新鲜血液’。”杭州市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作为上级监察职能的进一步延伸,监察工作联络站协助乡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加强对村(居)组织中行使公权力人员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监督难题。
着眼工作延续、队伍稳定和人选严格把关,杭州市纪委监委在设立监察工作联络站过程中,将村(居)监会主任聘为联络站站长。统筹基层监督力量,不仅将联络站与原有的村(居)监会以及监察工作联络员队伍有机融合,还依托基层网格治理机制,聘请辖区党代表、社区网格员、楼道党支部书记等作为监察信息员,协助监察工作联络站开展日常监督、廉情信息收集等工作,织密了基层监督网络,实现了“1+1+1>3”的效果。
看点2 明晰履职清单 突出监督重点
列出履职清单,推动监察工作联络站规范有序履职。加强工作指导、片区协作协调,提升基层监督水平。
临安区龙岗镇鱼跳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潘立新近日根据履职清单对有关人员参与村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发现村党支部书记潘朋志此前收到了一笔结对单位给村里的捐款,却一直没有将这笔钱入账,立即向镇纪委监察办反映。
镇纪委监察办核查发现,潘朋志因工作繁忙,没及时入账。经批评教育,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款项当天就入账了。
如何在监察工作联络站有形覆盖后实现有效覆盖,让履职尽责不挂“空挡”?
杭州各地纷纷列出监察工作联络站履职清单,明确监督权限、明晰监督内容、细化村(社区)“小微权力”监督重点、规范监督程序、实施线索直报乡镇(街道)监察办、量化考评等,推进规范化建设。西湖区要求监察工作联络员对照13项监督内容,每月填报履职记录表,重点上报村务决策、村务公开、“三资”管理、工程监督和干部监督等内容;江干区明确了监督对象是否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涉及村(居)“两委”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等8类重点监督内容。
在监察工作联络站规范化建设过程中,杭州市加强县乡两级对联络站的工作指导。乡镇(街道)监察办干部定期进村入站,督促联络站履行职责,落实线索直报。各区(县、市)还探索建立跨镇村、分片组的指导协作协调机制,用“以战代训”的方式,提升监察工作联络站监督水平。余杭区纪委监委打破镇街区域限制,抽取部分业务能力强的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跨镇街开展交叉监督检查,打造全区一盘棋的基层监督体系,初见成效。
据统计,今年以来,杭州市各乡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办根据监察工作联络员上报的信息,及时纠正了权力行使不规范、履职尽责不到位、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142个。有关信访量也明显走低,今年1至4月,全市村(社区)纪检监察信访量同比下降41.8%。
看点3 推行码上监督 建设清廉村居
通过“云监察工作联络站”“AI监察”“码上监督”等,方便群众获取有关监督信息,发动群众参与监督。
在建德市李家镇沙墩头村文化礼堂门口,村民缪德和用手机扫描一个二维码后,登录了“沙墩头村云监察工作联络站”。
结合市级大数据监督平台,建德市纪委监委试点设立“云监察工作联络站”,在村(社区)显著位置张贴二维码,群众可以通过扫码参与对村(居)务及监察对象的监督,发现问题或有疑问可以随时随地反映。
杭州市各地积极运用大数据手段,为乡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和村(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进行科技赋能,在村级事务公开的基础上,提高群众获取信息的便捷度。通过“云监察工作联络站”“AI监察”“码上监督”“数字驾驶舱”等方式,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
“我们给每个村都开通了账户,村里在按要求上报数据的同时,可以看到自己在哪方面内容出现了问题或需要完善。”余杭区良渚街道刚刚建立的“AI监察”系统,可以定期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机构的相关数据和村级财务、工程等数据进行比对,当出现不相符、不匹配问题时,系统会自动预警,并将异常数据发送给村(社区)监察工作联络员,及时上报。
萧山区围绕村级小微权力、小型工程、小额资金等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项,以微信、钉钉等数字平台为载体,通过村级事项的全流程公开、权力运行的全方位监督、群众诉求的全天候办理,构建形成“码上知、码上督、码上办”的监督态势。
“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很久没有走访低保人员张某了,请尽快上门了解情况。”接收到“数字驾驶舱”系统发出的预警,下城区长庆街道王马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朱成波立即提醒辖区社工上门走访,了解张某的生活状况和低保政策落实情况。据了解,长庆街道运行的“数字驾驶舱”系统将涉及基层社区日常治理的各类数据纳入,能实时呈现日常纪检监察信息、小微权力运行情况及上级职能部门汇总的有关社区数据,帮助监察工作联络站更好地开展精准监督。
“监察工作联络站能够发挥近距离优势,及时发现基层的‘小问题’,并由点及面不断放大监督效应。”杭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杭州将进一步做好管理和赋能工作,鼓励区(县、市)纪委监委以及乡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进一步探索更接地气、更服水土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监察工作联络站的作用,加强基层监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