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杭州新闻
抓关键 促规范 杭州深化改革提升派驻监督质效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21-07-15 09:00:31

处置问题线索3881件、查办案件718件……新一轮派驻机构改革启动两周年之际,杭州市纪委市监委市县两级派驻机构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履职成绩单。自2019年7月改革启动以来,杭州市纪委市监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压实改革责任,凝聚改革合力,推动派驻监督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

强化制度规范,夯实履职根基

“请派驻法院纪检监察组汇报近期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情况,发言要聚焦发现的问题线索……”日前,在杭州市富阳区纪委区监委派驻机构双月度工作例会上,区纪委常委会以随堂点评、一问一答的形式,详细听取了各派驻机构近期问题线索处理、信访化解、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情况,就疑难问题把脉开方。

类似富阳区派驻机构工作例会的做法,已成为全市派驻机构日常工作的“规定动作”之一。为强化对全市派驻机构的领导,市纪委常委会定期研究派驻机构改革工作,先后研究讨论了立案审查调查和案件审理处置流程、纪检监察工委案件审理和备案、一体化管理等方面具体工作的制度,推动全市派驻改革面上工作步调一致、规范统一。

与此同时,市纪委市监委创新监督信息共享、重要事项请示报告、问题线索处置会商等机制,建立“一月一统计分析、一季一执纪会商、一年一综合考评”的派驻机构管理督导体系,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突出了“派”的权威。

在深化派驻机构改革过程中,杭州市注重一体推进区、县(市)派驻机构改革工作,指导各地制定“委领导+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乡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办”片区协作机制。此外,针对基层站所“管得着、看不到”的短板问题,杭州推出双重监督机制,明确基层站所的问题线索可由派出监察办公室调查、派驻机构处置,消除基层监督盲区。

用好“指挥棒”,聚焦监督主业

在杭州今年新设的临平区,区纪委在各派驻纪检监察组试行“点题式”监督,以定向督导推动各派驻监督部门履职尽责,继而促进驻在部门主体责任的落实。如为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实,区纪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联合区规建局先后5次赴安置房、学校等项目建设现场开展实地检查,督促建设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推动整改安全生产隐患问题23个。

派驻监督如何更好聚焦主业,发挥“驻”的优势?杭州市一方面紧盯派驻机构履职能力,出台机关纪委履职规范化指导手册,厘清市县两级派驻机构职责边界和监督事项;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好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用“实绩得分+评议得分”代替传统的“投票测评”,用量化、客观的考核指标评价派驻干部,将履行监督第一职责的考核比重提高到65%,对积极发现问题线索、主动查办案件等给予加分奖励。2019年7月以来,全市派驻机构自办案件391件,自办率达54.5%。

全市派驻机构充分发挥“驻”的优势,采取日常监督“分兵把守”、执纪审查“集中火力”等策略,综合运用驻点监督、专项督查、列席会议、廉政谈话等方式,把监督做细做实。与此同时,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开展智慧监督,在住建、政法、医疗医保等重点领域初步形成143条监督规则,有效解决监督面广、力量不足等问题。2019年7月以来,全市派驻机构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3776人次,其中第一、二种形态占比达92.8%。

联动协作,放大监督效应

初夏时节,秀美的千岛湖景区游客络绎不绝。然而,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一度受到过度商业开发的威胁,引发群众不满。获悉问题线索后,杭州立刻打响千岛湖临湖地带综合整治攻坚战,市纪委市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会同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淳安县纪委县监委对“千岛湖临湖整治”开展联合监督,推动214个项目整治到位。

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市纪委市监委出台执纪监督部门与派驻机构协同监督操作办法,建立任务交办、片组协作、蹲点服务三项机制,加强派驻机构与监督检查室间的信息互通、工作联动和力量统筹。

各派驻机构健全与驻在部门党组(党委)协作会商机制,完善与驻在部门相关处室联系机制,把监督贯通部门党组(党委)、机关纪委、内部处室三个层面,从而实现分层监督、流程贯通、协同履责。

“我们正在探索构建‘室组地’上下联通、左右联合、内外联动的监督执纪体系,统筹各方监督力量落实专项监督、重点工作及案件查办。”市纪委市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杭州将进一步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实现派驻机构职能更优化、权责更协同、监督更有力、运行更高效,力争提供更多的杭州改革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