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所作的2014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93.8%认为干部作风有好转,86.3%认为节假日刹歪风、整治反腐败有效……正风为先,肃纪为要。一年来,浙江抓住重要节点正风肃纪,深化“酒局”、“牌局”问题整治,大力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3680余起,处理4160余人,通报“四风”等典型案例2300余起。
“正风肃纪又行动了”
春节临近,记者随浙江省正风肃纪工作组先后对6家省直机关及下属单位内部食堂、招待所进行暗访,暗访情况在当地媒体报道,再次传递节日期间整治变相公款大吃大喝的信号。
“正风肃纪又行动了!”看到有关新闻,退休干部张峰对记者说。
元旦前,省纪委发出通知,要求加强节日期间党风廉政建设;随着春节临近,省纪委再次发文要求各级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对廉洁过节进行部署。
张峰退休前曾任某单位办公室副主任。“那时应酬是常有的事,上级检查、同级交流、下级汇报……都得安排妥当。觥筹交错,自己也没少喝酒。现在好了,各级纪委都加大了对公款吃喝的监督查处力度,对顶风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曝光一起。这股歪风看来是真的刹住了。”
在浙江,正风肃纪监督检查如今已成为一种常态。每到重要节点,省纪委都重申纪律规定,全省各地都加强监督检查,狠刹不正之风。去年中秋国庆期间,海宁、温州等地正风肃纪检查组到城区酒店等场所检查节礼寄存及公款吃喝情况;今年元旦期间,东阳、岱山等地正风肃纪检查组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公款旅游、公款吃喝情况……变化令人欣喜:请客送礼、奢侈浪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现象少了;工作纪律、窗口服务、干部作风、群众口碑好了。
“‘会所’大门向百姓敞开”
去年1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西湖周边“私人会所”有关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浙江省立行立改,一天内就关停了5家西湖景区会所。一年过去,曾名噪一时的西湖会所转型得咋样?2月1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曲院风荷公园内的“西湖会”,经历两次转型,如今成立了聚集摄影爱好者的专业影社——湖畔影社;由马云等浙商发起创办的“江南会”,也转型成了“湖畔大学”,准备请一些高校老师、教授为全国创业者讲课。
“市委已决定将杭州党史馆的选址从白塔公园闸口园区地块变更为其他地块。”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负责人说,现在到西湖边走走,会发现过去一些金碧辉煌、让人望而却步的会所转型后大多以展览、书画、茶艺、小吃等经营内容为主,价格也平民化了。
据统计,整治“会所中的歪风”一年来,浙江省共摸排出会所98家,其中关停20家、转型76家、承租期满收回2家。
浙江还下大力气整治党员干部参加“酒局”、“牌局”行为。去年10月以来,全省各地开展“酒局”、“牌局”专项检查227次,查处问题55起,党纪政纪处分38人、追究领导责任10人。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
2月3日晚,记者来到杭州世纪联华庆春店,发现过去逢年过节排长队买礼品卡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办卡的人寥寥无几,门口放置的叫号机成了摆设。一名姓吴的女店员告诉记者:“没有一家单位来团购礼品卡。”
据了解,去年10月以来,浙江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从严管党、治党的各项要求,持续重拳出击,加大惩处力度,强化制度建设,推动作风建设新常态落地生根。
余姚市在近期正风肃纪检查中查处7名违纪违规人员,其中政纪处分6人;长兴县对县道路运输管理局城区所所长蒋卫滨多次要求管理对象为其支付餐费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海宁市、嘉善县对个别部门公款旅游问题进行核查,对其主要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和党纪政纪处分。
转作风最怕一阵风,“四风”问题最怕反弹。如何及早发现、制止和解决披着“隐身衣”的“四风”问题?浙江省加大了明察暗访力度。今年1月以来,省直正风肃纪工作组连续雷霆出击:1月5日检查西湖周边30家会所关停转型情况,1月13日检查省直单位公车私用和“酒局”、“牌局”情况,1月20日检查单位内部食堂、培训中心、招待所公款消费情况,2月3日检查公车私用和党员干部参加“酒局”、“牌局”情况……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