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焦点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浙江焦点
湖州市推行“阳光村务指数”评价工作
来源:湖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4-12-25 09:08:43

  “村里‘三资’管理还有不规范的地方,有什么整顿措施”、“村里的土地、鱼塘承包,提前多久出招标公告合适”、“村干部的报销范围是不是有点广,像这种类型的汽油费我建议不能予以报销”……在吴兴区八里店镇移沿山村召开的一场询评,村民代表向村两委班子出了10多个考题,涉及党风廉政、干部作风、“三资”管理、工程建设、拆迁安置等。 

  村干部现场解答,一些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承诺立即提出整改意见。"村民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我们做得好,回答时就有底气。如果答不上来,工作肯定要改进。"移沿山村党总支书记褚云江坦然面对村民的“针锋相对”。 

  除了现场提问,村民还填写了村两委班子在决策民主、用权规范、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而这一切,将被量化为“阳光村务指数”。 

  去年,吴兴区在全市首推“阳光村务指数”评价试点工作,让村民来当考官,村干部面对群众“照镜子、正衣冠”。据吴兴区纪委负责人介绍,开展“阳光村务指数”评价是吴兴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保障村民依法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益的探索。 

  今年5月,湖州市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推行“阳光村务指数”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总结吴兴区先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面推行"阳光村务指数"评价工作,将着力规范村务运作,加快构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级班子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据介绍,“阳光村务指数”评价工作主要分组织考评和群众询评两个部分进行,对行政村的"阳光指数"进行全面评价。组织考评主要设置正反两类指标,正向指标分设阳光决策、阳光执行、阳光服务、阳光监督4项一级指标,民主决策、“三资”管理、“三务”公开、便民服务、村监委履职等26项二级指标;反向指标主要设置村干部擅自用集体财务为他人提供担保、受党政纪处分或刑事追究、不受理或不作为而造成越级上访等4项。群众询评主要设置正反两类指标,正向指标分设决策民主、服务高效、用权规范、作风优良等4项一级指标,重大村务决策民主、便民服务办事方便、征地拆迁(安置分配)公正公平、三资处置透明、干部形象良好等14项二级指标;反向指标为扣分项,主要设置村干部是否经常性参加牌局活动、是否在岗在位、是否办事索要好处等5项。 

  “你看,这就是反向指标,有这些现象的话就要被扣分。群众询评‘水分’少,能基本真实反映村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拿着“阳光村务指数”群众询评表介绍,这是最能给村干部压力、群众参与热情高的要数群众询评,因为是随机抽取农户评价村两委班子。 

  作为提升村务工作透明度、提高村干部战斗力的创新之举,“阳光村务指数”结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值,我市还建立了结果运用机制,充分利用“阳光村务指数”评价结果,及时在公开栏、电子屏等方式进行公开,对评价指数较低的行政村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抓好问题整改,同时建立督查机制,确保各村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将整改的结果进行反馈。并将结果纳入乡镇(街道)对各行政村的综合考核之中。 

  根据安排,明年2月底前评出各行政村“阳光村务指数”,以县(区)为单位由民政部门统一发布“阳光村务指数”。而且,明年开始转入常态化,每年第一季度定期发布上一年度“阳光村务指数”。(记者 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