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焦点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浙江焦点
浙江:压实主体责任 担起“分内之事”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5-05-05 15:09:29

  推进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重点的政府自身改革,推动权力“瘦身”,实现廉政“强身”;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持之以恒严纠“四风”…… 

  浙江省政府党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面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该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李强强调,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和“一级抓一级”的责任,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带头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 

  浙江省政府党组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党组书记负总责,党组成员分别牵头,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大力推进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仅去年就召开6次党组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省政府党组书记带头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从去年起每年年初都专门向监察部汇报浙江省政府党组落实主体责任和个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去年,李强就党风廉政建设作出13次批示,对一些重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牵头部署、直接推动落实;带头落实信访问题提醒约谈制度,对反映政府系统省管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约谈提醒并签字背书。同时,他还约谈了7位省管干部,委托其他党组成员约谈了12位。 

  省政府党组坚持“一岗双责、守土有责”,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把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位班子成员。特别是去年5月,针对省委巡视组在巡视省政府直属单位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党组会议研究,把督促整改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位分管省领导。 

  在自身细化落实主责的同时,省政府党组向各地各部门党组提出明确要求,要加强领导,担起主体责任,做到凡事关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事项、重要安排,领导班子都集体讨论决策,防止责任“挂空”。积极研究制订本地区、本部门加强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等计划,拿出具体措施。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预防,防止小错误酿成大问题;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要及早介入,种好“责任田”。 

  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如今,在绍兴市柯桥区行政服务中心,巨幅电子屏上一行行文字不断滚动,实时播报每项审批办理进度。 

  针对有企业反映投资审批效率低的问题,柯桥实行高效审批改革。省里下放13项权限,区长签字等同省长签字,审批时间从340天要求压到100天内。像柯桥这样的改革试点,浙江共有4家县级单位。随着试点经验成熟,还将向全省推广。 

  改革试点大幅推进,得益于浙江省制定实施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及政务服务网“四张清单一张网”制度,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制定企业投资负面清单。颁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开展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的试点。实行企业独立选址项目高效审批,探索企业非独立选址项目政府不再审批,防止人为违规插手投资领域,防范权力寻租。 

  制定省市县政府权力清单。省级行政审批从1266项削减到32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面取消。省级部门行政权力从12333项精简到4236项,其中直接行使权力1973项,委托下放和实行市县属地管理为主的权力2255项。对保留的行政权力,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 

  制定政府责任清单,强化责任追究。明确43个省级部门的主要职责543项,细化责任3941项。划定165项交叉职责的边界,建立555个事中事后监管制度。配套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着力从制度上防范为官不为、庸政懒政。 

  制定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看紧管好政府“钱袋子”。将省财政转移支付专项由235个整合为54个。加强对公共资金的监管,严肃财经纪律,防止在资金分配中滋生腐败。 

  省市县联动建设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效能监察于一体的浙江政务服务网,全面公开“四张清单”和三级政府部门所有审批事项。实现40多个省级部门668项行政审批事项“一站式”办理。自去年6月25日该政务服务网开通以来,累计访问量突破5500多万次,受理“一站式”办件12万多件。既改善了政务环境,又强化了权力的监督制约。 

  担起职责范围的“分内之事” 

  日前,在检查市教育局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时,海宁市副市长朱海英针对发现的15个校领导家属在银行从业情况,要求立即采取措施,防止领导干部在公款存放方面发生利益冲突。 

  去年11月,中央巡视组向浙江反馈巡视意见后,省政府党组围绕省委落实整改部署要求,每位党组成员都分领了任务,扎实做好相关整改工作。 

  省政府党组组织各地开展规范政府性资金存放管理专项整治,坚决查处领导干部利用公款存放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明确公款存放银行必须纳入“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并采取公开招投标等方式;在相关银行任职的领导干部亲属要主动回避,不得参与招投标;引导金融机构改变单纯以业务量为主的绩效考核机制,防止在薪酬、奖励、任职等方面出现利益输送行为。 

  大力整治、规范土地出让、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等容易诱发腐败的问题。专门制定《禁止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行为的若干规定》,对领导干部干预、影响重点项目建设等行为提出禁止性要求,堵塞制度漏洞。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持之以恒严纠“四风”。明确公务接待、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因公出国(境)、国有企业职务消费等25项重点任务,着力解决“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铺张”等。去年,各级政府“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4.4%;省本级公务接待费同比减少64.8%,公务用车购置费减少77.1%,会议费减少35.1%。部署开展“酒局”、“牌局”专项整治,狠刹“会所中的歪风”。(记者 颜新文) 

 

【原标题:压实主体责任 担起“分内之事”——浙江省政府党组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