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焦点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浙江焦点
宁波:挺纪在前 不折不扣狠抓整改
来源:浙江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发布时间:2015-11-12 10:25:38

2015年省委第一轮巡视整改关键词(四)

宁波:挺纪在前 不折不扣狠抓整改

  利益输送、以权揽储、小官涉贪、领导干部插手土地出让和工程建设……今年上半年,省委巡视组在宁波市巡视后晒出的一张张“问题清单”引发了市民热议。日前,江北区、奉化市、慈溪市、余姚市相继通报了巡视整改情况,向市民交上了“整改答卷”。

  “纠错”是关键的第一步,指出问题,立即整改。

  对于省委巡视组指出的突出问题,第一时间抓好整改落实,对涉及违法违纪的,该查处的坚决认真查处。

  江北区针对省委巡视组反馈的4个方面、14项突出问题,明确了7个方面、26项具体整改措施。如针对农村基层侵害群众利益和腐败问题,探索建立农村作风巡查制度,严肃查处,目前已立案查处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4件,处分农村基层干部10人,先后查处了甬江街道路林村私设“小金库”并将土地租金用于发放福利、慈城镇山西村私设“小金库”并将村电费挪作他用等案件。

  奉化市针对领导干部“以权揽储”问题,开展防止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专项整治,制定防止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规范政府性资金存放管理等办法,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廉情报告分析预警机制,共撤销不合规专户8个、清理帐户30个。目前,已处分党员干部86人,重点查办了原江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原职业教育中心校长等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慈溪市集中开展了领导干部插手土地出让和工程建设、利益输送、利用房产投资和古玩进行权钱交易等问题的集中排摸,共发现问题线索46件,转立案9件,对9名干部进行信访监督,收缴古玩、字画和古董等12件。开展干部违规兼(任)职、在编不在岗和证书出借等问题的专项清理,清理公务员及参公人员违规在企业兼(任)职23人24职。

  点对点“纠错”的同时,更要广撒网“查漏”,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余姚市通过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相关部门的合作,逐个排摸,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今年9月通过与审计局合作进行财务审查排摸,发现5起案件线索。同时,强化群众信访举报受理工作,全面排摸梳理违纪违法线索,尤其对“为官不为”现象严肃问责。

  奉化市坚持问题整改与强化纪律同步推进,狠抓“两个责任”落实,始终保持正风肃纪和反腐败高压态势,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今年1—8月,共排查问题线索141件,同比增长120%。对省委巡视组转交的信访件,制订《巡视期间信访举报件办理实施细则》认真查处,目前已全部办结,其中对原商务局副局长等11人党政纪立案。

  江北区针对“两个责任”落实主动性不够问题,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巡察,在首轮对甬江街道和区农水局、第二轮对洪塘街道和工业区管委会的巡察中,发现相关问题134个,提出整改意见100条,核查问题线索35条,对相关党员干部进行提醒谈话19人、组织处理1人、党政纪立案2人。

  标本兼治,才能形成长效机制。

  在这四个地方的“整改答卷”上,除了“纠错”、“查漏”,更多的则是通过制度建设进行“强化”,确保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

  慈溪市为巩固巡视整改工作成效,构建权力监督制约长效机制,分别从强化责任落实、规范决策用权、严明纪律规定三方面入手,制定出台《党政机关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公开出让工作的通知》、《关于不准以投资和委托理财等名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纪律规定》等规定。

  余姚市制定下发《关于调整乡镇街道机关事业人员工资发放方式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严肃纪律加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管理的通知》等,从根本上杜绝违纪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问题。

  奉化市坚持正本清源,突出预防和治本,建立了50余项管制度规范。如针对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监管问题,深化探索“三方制衡、全环闭合”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制定《行政监管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统一行政问责责任追究形式和后续执行的补充规定》等制度,确保权力运行规范;针对工程建设等领域腐败隐患较大问题,制定出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规范》、《建设工程特殊项目交易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

  江北区针对征地拆迁、土地征收(收储)领域存在明显廉政风险问题,制定了房屋征收(拆迁)、集体土地征收规范化管理意见,进一步规范约束征地拆迁、土地征收(收储)领域自由裁量权,建立公开选定评估机构制度、评估地产价格备案审查等制度,推行征地拆迁协议复核审查制度,实行征拆协议资金兑付“提级审批”。

  “巡视不是目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要求全市各县(市)区能以巡视整改为契机,纠错、查漏、强化,进一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记者 朱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