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已要求两校对迁建工程中涉及到的采购情况进行自查,严格做好验收登记工作。同时着手制定新的小型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工作实施办法,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在老年大学二期工程开工中,充分做好工程设计前期工作,全面征求意见建议,避免再出现边设计边施工现象……”这些是平湖市教育局、老干部局向该市纪委提交的《整改报告书》。原来从今年开始,在工程建设这一重点领域,平湖市纪委对移送的每一份“审计报告”加强纪律审查,让“审计报告”通上了“高压电”。
“根据纪律审查的情况,我们将下发《监察建议书》,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对于需要约谈的干部及时开展约谈;对于涉嫌违纪的,严格进行责任追究。”该市纪委常委钟卫红表示: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的行为,相关行政监督部门、项目业主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监督职责、不执行或不正确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等行为,纪检监察组织都会启动调查,并且一查到底、追责到人。
对工程建设领域的“审计报告”加强纪律审查,既让暴露出来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也给这一领域的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据了解,今年以来,平湖市纪委已对?份有关工程建设的审计报告进行纪律审查,先后发出《监察建议书》2份,约谈领导干部及中层以上干部6人次,对2名履职不到位的干部给予党政纪处分。
而为了从源头上有效杜绝和减少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平湖市纪委也动了不少脑筋。该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周国华介绍:早在2011年,平湖市纪委连续查处了多起工程建设领域干部的腐败案件,针对如何降低这一“高危”岗位的廉政风险,他们在经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之后,先后推出了“三权制衡”、“开工约谈”、“廉洁自律零报告”等三项防控措施,要求基层党委严格落实。
“以前,招投标管理、工程现场管理和工程核算资金支付职责主要由镇(街道)规划建设办一个部门负责,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容易滋生腐败问题。”新仓镇纪委书记金晓彤告诉记者:他们是最早试点开展“三权制衡”的乡镇之一。现在,项目招标、施工管理、资金支付分别由3个不同部门独立运行,并由不同的分管副镇长进行审核把关,实现“管”、“办”分离,形成了权力主体之间的相互制衡,也有效降低了干部的岗位廉政风险。
值得一提的还有该市城投集团、水务集团等,从去年开始就和市检察院一起在工程建设领域创新实施“检企联动”,成立由双方主要领导挂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检企合作”联席会议,通过提出预警性意见,共同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的预防和治理。城投集团纪委书记曹冬梅介绍:按照市纪委规定,在每一个重大项目开工前,集团都会组织开展廉政约谈,并与施工、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一一签订廉政合同,就廉洁、高效推进工程建设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作出廉政承诺。今年以来,已累计约谈干部30多人次,约谈中标单位12个,涉及相关负责人20人次。
此外,该市还将全市500多名工程建设领域干部纳入廉洁自律“零报告”对象,主要包括工程管理相关领导、项目分管科长、经办人员等,每季度就有无接受管理对象宴请、馈赠、旅游等娱乐活动的行为进行填报。目前,已有26个单位4217人次进行报告,拒绝退回礼金、礼券、礼物21人次,上交礼金、礼品12人次。(嘉兴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