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焦点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浙江焦点
台州:以优秀家风促党员廉洁
来源:浙江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发布时间:2016-02-23 10:47:52

“治国必忠,治家必严。毋作非法,而犯典刑……”日前,黄岩区高桥街道螺屿村陈氏祖训经过前期挖掘整理,在该村文化礼堂清廉家训墙上予以展示。

这样的展示,在台州大地屡见不鲜,成为努力建设绿水青山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优秀家风家训,是加强对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重要教材。”椒江区下陈街道一名党员如是说。

去年以来,台州市认真按照上级部署要求,认真开展“弘扬清廉家训,树立清廉家风”活动。各地、各单位立足本地实际,深入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家风家训,征集一批悠久优秀的家风家训,唤醒传统文化,养成良好风尚。通过建设清廉家训馆、清廉家训墙、修身书舍、齐家讲堂等一系列廉政宣教阵地,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以清廉家风带动清廉党风和清廉政风。像路桥区横街镇通过拜访老一辈村情活字典,收集族谱、族训,摸清村史脉络的形式,挖掘出林氏、罗氏等家风家训10余条,提炼出“俭以养廉崇朴素,富而好礼息浮嚣”等廉洁思想。

今年春节期间,位于仙居县皤滩乡枫树桥村周氏“孝廉门堂”热闹非凡,许多家长带领小孩在这里观看“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内容的匾额,教育小孩从小要养成孝廉品格。

据了解,仙居县皤滩乡枫树桥村具有数百年历史,全村780多人,村里大部分人都姓周,是北宋著名学者、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的后人,在村里的祠堂里,还保存着北宋思想家周敦颐的诗词石刻。翻开该村至今保存完好的周氏家训,“为人子者,以孝为先;为人臣者,以廉为本。夫孝廉者,可为圣贤,”这样的警句历历在目。

“百善孝为先,治政廉为首”“存忠孝心、行侠义事”、“择友结义和诚,尊老爱幼是本分”、“子孙贤孝克承前志,祖宗功德垂裕后坤”……在天台县家风家训展示馆内,每一位前来参观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浏览,细细品位这些充满优良传统美德的话语。

春节上班后,天台县赤城街道组织一批青年干部参观了座落在田洋陈村的天台县家风家训展示馆,并在该村文化讲堂举行“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青年论坛,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陶宗仪,元末明初史学家、文学家,他弃科举,筑草堂以居,开馆授课,课余垦田躬耕,被誉为“立身之洁、始终弗渝,真天下节义之士。”路桥区峰江街道下陶村民特建造陶宗仪故居,以纪念其淡泊明志、勤学不辍之精神。近日来,“积叶成书”、“勤耕不辍”等陶氏家训在路桥干部群众中广为流传,引发热议。

优秀家风家训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告诫家人、教育子孙的最基本形式,具有很强的教化功能。台州市在积极弘扬优秀家规家训的同时,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廉政文化和文明风尚进家庭,在全市城乡家庭中广泛开展“立家训·树家风”活动,增强家庭成员思廉助廉意识,推进“以德治家、以廉养家”的廉洁家庭文化建设。

椒江、玉环、三门等地改编成故事,黄岩、临海、温岭等地汇编成书籍,进行不同形式的宣传,让优秀家风家训成为党员干部廉洁的“镜子”。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借助漫画等形式创作了一批廉政公益广告,依托风险干预系统、廉政网站、微信公众号、楼宇广告平台,展播一批优秀家风家规家训,多角度宣传内涵魅力。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是祖辈、父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下一辈成长,良好的家风形成不是靠说教,而是靠言行的引领。它是装在每一个人心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更好地前行。”路桥区一名党员由衷地说。(台州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