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焦点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浙江焦点
象山:"过三关" "五联签"扎紧村集体钱袋口
来源:浙江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发布时间:2016-03-14 10:42:40

近日,象山县丹东街道河东村张贴村工程结算账目,显示去年该村改造污水管线、建造老年公寓、维修荷花塘水库、开挖瑞龙河溪,总投资600万元。村民看后感慨:“工程项目分期公布,笔笔清楚,放心!”

仅丹东一个街道,2015年像河东村那样的村级工程共有40余项,总投入5000万元;像南门村那样的村商业用房续租发包项目100多个,租金总额6000万元……。村级工程、“三资”运作,金额巨大情况复杂,村民群众十分关注。近年来,象山县纪委通过因势利导,制定完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机制》《农村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制度》等,规定所有村级工程项目应过集体讨论关、公开招标关、街道审计关,并要求各乡镇(街道)纪(工)委提前介入,提前找村主要干部谈话提醒,签订廉政合同,全程跟踪监督,打造阳光工程。明确所有报销发票须经当事人、经手人、村主任、村书记(社长)签字,金额在2万元以上的,加签联村干部,并定期交村监委审核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此外,各乡镇(街道)纪(工)委以及内审室每三年一次开展村财务轮流审计,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规范。


“过三关”、“五联签”构筑起村财务监管有效防线。以丹东街道为例,通过宣传教育、考评挂钩,逐步形成人人守廉、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该街道已连续6年没有接到过反映村财务问题的上访、举报事件。其中,下半河村曾因财务管理不严,出现了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随后的新班子勤政廉政、乐办实事,扩建停车场、环境大整治、污水纳总管、兴建村大楼,年初去年在建造2300平方米新大楼时,村班子设法筹资,精打细算,原预算650万元,结果土建、装修仅花420万元;岙里村几年前改造村内道路,原设计320万元,后因项目变更、失管弱管,曾一度投资追加到600多万元,去年下半年该村兴建4层6000平方米农民会所,村班子吸取前任教训,一切透明操作,成立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材料采购小组、质量监督小组,轻包施工层层把关,定期公示帐目,获得了村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宁波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