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记者来到浙江省岱山县了解纠“四风”明察暗访工作部署情况。在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记者看到了该县节日期间“四风”暗访工作安排,发现节日期间的暗访主要是乡镇值班到岗、公车定点停放等方面,却没有关于公车私用、公款消费等现场暗访活动。
“现在我们有了科技的‘眼睛’,查纠‘四风’都不用去现场了。”岱山县纪委常委沈艳告诉记者,针对当前“四风”问题更加隐蔽、查处难度加大的问题,该县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公安、税务等信息平台,盯住“钱迹”和“行迹”,通过查发票、查轨迹,调视频、调数据全面排查“四风”问题线索,为明察暗访安上“天眼”。
这样的平台真管用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跟随县纪委工作人员来到了县交警大队。县纪委工作人员随身携带岱山县公车定点停放情况表,上面详细记录了全县400余辆公车的牌号、停放地点和管理人员联系方式。
在岱山县交警大队,打开道路监控一体化平台,县纪委工作人员随机输入“浙LA7857”的公车牌号,设置查询时间为4月份,该车的行驶轨迹就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来。“我们重点查看有没有双休日的行车记录。”沈艳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和工作人员一起紧盯着屏幕,“这辆车没有双休日的行车记录,没有问题。”
“这样的抽查,对象以机关单位商务车和小轿车为主,或抽查几家单位的全部公车,或每家单位抽查1至2辆公车。”沈艳告诉记者,这个平台可以查询各主要路口摄像头“抓拍”的行车记录,根据记录连线生成被查询车辆的行驶路线,精准锁定“偷跑”出来的公车。
一下午时间,岱山县纪委工作人员查询了50余辆公车的行车记录,都一一截图打印,带回去细细查看。
“去年以来,我们通过该平台,对查实的7起公车私用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沈艳一边介绍,一边示意工作人员输入“浙LA3901”的公车牌号,在一连串密密麻麻的行车记录中,找到了违规行车的记录。“这是我们最近查处的一起公车私用问题。你看这辆公车,11时27分、13时45分,甚至17时、19时、23时40分都有行车记录。经查系值班司机私驾公车,是典型的公车私用问题。该司机已经被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
“每逢重大节假日,我们纪委会雷打不动地到国税、地税部门,通过网络发票应用平台,排查公款送礼、公款消费、公款旅游等问题线索。”沈艳说,借助科技手段查纠“四风”问题,不额外增加成本就能让违规行为无所遁形,后台数据清清楚楚地说明了一切,当事人想赖账可没那么容易!(记者 颜新文 通讯员 王双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