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邬少华,舟山市普陀区纪委宣教室主任,在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一线工作八年有余,平时爱好摄影,空闲时会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乡土风情,更常常通过镜头关注家乡的廉政文化。

【“廉”文化下乡入耳更入心】

炎炎夏日的夜晚,观赏下乡文艺演出逐渐成为消暑纳凉的一种趋势。舟山市普陀区以文艺大蓬车的形式,送戏到全区各镇、街道,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廉政文化,弘扬社会正气,成为廉洁文化进户入心的有效形式。

“花中君子来哪方,婷婷玉立展娇容,暖日和风香不尽,伸枝展叶碧无穷。纵使清凉遮炎夏,为甚委靡躲寒冬,既然不愿纤尘染,何必立身淤泥中。”伴随着一段深情的朗诵,舞蹈《咏莲》形象地表现出莲花在清晨光影下的清雅花姿与荷叶上流淌着露珠的清脆声音,舞蹈的高潮部分。
领舞者现场执笔在莲花丛中书写出了一个醒目的“清”字,“荷”“合”同音,“莲”“廉”同音,整个舞蹈蕴含了合家和谐之意与为政清廉之道。

一首好歌曲,可以教育一代又一代人,产生震撼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一首好的廉政歌曲更是可以陶冶情操,鼓舞斗志。
【地域特色渔民画绘出廉洁好风景】

萌发与20世纪70年代末的普陀渔民画,生长于改革开放时代。它的表现手法继承了民间绘画中色彩对比强烈、造型夸张、画面饱满等传统特点,摒弃了民间美术的平实,给人以大海般自由对弈、粗犷豪放和梦幻情致。多反映渔乡风土人情和习俗、渔民们的生产情景、劳动场面以及民间故事等,讴歌与向往美好的生活。

廉政渔民画:海龙王拒贿

廉政渔民画:近墨者不黑

廉政渔民画:横行霸道终有毙
近年来,舟山市普陀区将色彩鲜艳、风格独特的渔民画与廉洁主题相融合,以形象直观、表现力强的特点,或宣传党的反腐倡廉方针政策、反腐倡廉工作成果;或以幽默讽刺的表现手法抨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鞭挞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并通过互联网、利用新媒体在区干部群众中广泛传播,恰似一股清风,为普陀区廉政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已经成为普陀区传统文化与廉文化结合的民间艺术典范。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我喜欢摄影,喜欢从事的这份纪检工作。八年来,以手中的相机,记录工作故事。镜头下的每一个瞬间,展现的是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点点滴滴;用照片讲述的每一项活动,见证的是宣教工作的精彩缤纷。镜头记录廉洁,镜头抒写美好,且行且思。——舟山市普陀区纪委宣教室主任 邬少华
(舟山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