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焦点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浙江焦点
【浙里·家规故事】慈悲三代传 善举一脉香
来源:浙江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发布时间:2016-10-11 11:45:35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史可定父亲书写的这八个大字一直悬挂在他家的客厅里,也是史家的家训。

短短八个字折射了史可定父亲的一生,渗透着父亲的教育作风和办事宗旨,史可定一直珍藏,并将其精神化作了实际行动。

路遇险情勇伸援手

“阿伯,你醒醒!阿伯,你醒醒!”只见60多岁的林大村老阿伯一下子瘫倒在地,面孔朝下,脸上还淌着血,身体一动不动,当时正在社区广场上跳舞的史可定和刘霞凤夫妇马上意识到情况不对。刘霞凤嗓门大,立即大声呼救,史可定则拨打120,并喊众人一起动手把阿伯扶起,不停地安抚、呼唤、晃动。没过多久,救护车赶到,阿伯经医院紧急救治,第二天就出院了。

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史可定夫妻俩碰到不止一次了,每次二人都冲在前面,将一位又一位突发状况的老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为他们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情况紧急,土办法顶管用。再说做好事本来就是应该的,好人有好报,夜里睡得也香。”每每谈到救人的场景史可定总是谦逊地说。

史可定今年72岁,妻子刘霞凤65岁,现居住在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陈华浦社区。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夫妻俩怎么会如此懂得急救办法呢?事情还要从40年前说起。史可定的母亲半夜突发脑溢血,夫妻二人因不懂相关知识耽误了最佳抢救时机,母亲不幸去世,史可定懊悔不已,此后便下定决心向周围的人普及急救知识,避免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

老人倒地敢扶、会扶,脑溢血突发敢帮、会帮,史可定和刘霞凤二人没有袖手旁观,而是以实际行动影响了周围的人。一对儿女也受到夫妻俩的影响,别人一有需要二话不说就来帮忙。

名字凸显家风底蕴

史可定的儿子史群益今年47岁,女儿史群花45岁,可平日里家里人见面还是习惯称呼他们为“正正”和“规规”。这两个小名是史可定的父亲起的,意思是想让孙子和孙女一辈子做人都堂堂正正、规规矩矩。四十多年过去了,老一辈的人已不在,可从那声声呼唤中顺延的家风一直传承了下来。

其身正,家风才正。史可定谈起五、六岁时的一件小事,父亲的教育至今令他印象深刻。那时候史可定去祠堂玩耍,不知道那个他称作“叔叔”的小混混在里面睡觉,叔叔被史可定吵醒后脾气很坏,当场就把他拎起来猛打了一顿,后来史可定的父亲闻讯赶来,把他抱回了家。一路上史可定边哭边说:“我没做错!我没做错!”可父亲自始至终一句话都没说,到家之后他才语重心长地告诉史可定:“我们吃点亏没关系的,以后碰到,你还是要叫他叔叔。”

家风重在言行一致

“好的家风不是说会的,而是看会的,长辈们要言行一致,小辈们才能在言传身教中慢慢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史可定经常这么说道。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蕴藏着家风的影响,而家风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最能在祖祖辈辈的身体力行中传承给下一代。

从史可定父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的八个大字,到史可定和妻子刘霞凤路遇险情伸出的援手,再到第三代“正正”和“规规”的小名,和气待人、为善心安始终是史家的家风。家风是世风的基石,史可定说:“希望每个家庭都传承好家风,社会风气也会越来越好。”(宁波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