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苍松翠竹掩映的永康刘英烈士陵园,仰望巍峨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耳边仿佛传来阵阵隆隆的枪炮声。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政委、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长眠在这片土地上。陈毅同志1945年在党的七大的一次会议发言时说:“刘英同志牺牲了,他的名字在浙江的上、中、下各层老百姓中间,都是呱呱叫的。”
民夫和根据地银元更要紧!
在一次金华前往江西长途行军中,由于一个挑银元的民夫掉队,刘英经受了对党是否忠诚的考验。“银元是同志们用血汗换来的,是建设根据地和革命给养的需要,决不能丢失。”刘英这样想着,往回找了很长一段路,见到了掉队的民夫。他不顾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急忙接过担子一起追赶部队,天色渐晚,刘英和民夫高一脚低一脚前进。这时,部队已到达宿营地。有的同志担心,刘英是否和民夫私分了银元逃跑了。正当大家七嘴八舌之际,指导员说,凭他对刘英的了解,完全可以信任。果然,刘英战胜了饥饿、疲劳和酷暑归队了,经过清点,银元一个不少。刘英是个好党员好同志一下子在部队传开了。
“三怕”作风彰显革命者风骨
一次,周恩来同志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的名义到浙江永康视察,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刘英等人,听取周恩来《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报告。因为长期战争,条件十分艰苦,刘英身穿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长布衫,周恩来从谈话中得知刘英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化钱多。刘英和战士一样,从不特殊,同志们担心他长期劳累,想另外给他开小灶弄点吃的,补补身子,刘英坚决不允许。
刘英的亲密战友邢子陶、张忍之在《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一文中回忆:刘英喜欢国画,曾为竹岗本族众斤(祠堂)画过几幅壁画,主要有“岁寒三友”,刘英把竹的神韵画得逼真,“要留清白在人间”,刘英用短暂的一生证明了他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传承革命精神,刘英烈士陵园现在已成为浙江全省各地各级党组织纪念建党95周年、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地。
纪念刘英革命烈士,就是要以烈士为榜样,以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于担当,艰苦奋斗,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决扫清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
新的起点,新的长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刘英烈士精神的感召下,中国五金名城——永康“二次出发”的脚步更加稳健;在刘英烈士精神的感召下,新老百万永康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有信心,对坚持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反四风”战略部署、从严治党的要求,执行得更自觉、更彻底、更坚决。 (永康市纪委 赵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