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焦点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浙江焦点
浙江以清廉建设为抓手规范权力运行 五级联动做实基层监督
来源: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0-12-06 10:25:13

时值冬季,安吉县刘家塘村一派和谐的乡村景象。村里的大小项目这几年多了起来,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并不担心村集体资金去向,现在只要扫一扫家门口的二维码,登录“村务清”平台就能查到每笔资金使用情况。在清廉村居建设的推动下,安吉县农村党员干部信访举报量已连续三年下降。

以清廉建设为抓手,我省探索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一体推进清廉机关、清廉村居、清廉企业等清廉单元的建设,切实规范公权力的运行。

清廉机关建设是清廉浙江建设的重中之重。我省出台《关于加强机关党建引领促进清廉机关建设的实施意见》,省直机关纪检监察工委规范监督执纪,提升法规意识,强化警示教育;省财政厅提升监督工作信息化水平,完善“智慧监督”系统功能,扩大监督事项范围。宁波市奉化区溪口税务所是基层清廉机关建设的小微单元。在这里,记者看到所有的权力被梳理纳入“微权力”运行清单,以便群众监督。

清廉村居建设是清廉浙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建立完善村居干部廉洁履职负面清单,加强村级民主监督,把住村级小微权力关口。省纪委监委制定下发《强化清廉村居建设有力推动基层治理专项工作意见》,从省级层面对深化清廉村居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因地制宜,立足自身优势推动监督落实。绍兴市纪委监委深化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将基层监察职能延伸到田间地头;台州市纪委监委创建农村基层村居清廉指数,科学评判村级廉情,把每个村居廉政情况公开晒出来。

浙江是经济大省,清廉的环境是助推企业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我省出台《关于推进清廉国企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清廉民营企业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踩红线。针对少数公职人员与企业交往中存在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问题,我省纪检监察机关坚决从严查处。日前受衢州市纪委监委指定管辖,江山市纪委监委查处了一起公职人员吃拿卡要企业主的典型案例。原衢州市林业局法规与产业处处长刘某,以对招商引资项目引进落地有功为由,先后向企业主索贿10万元,诈骗50万元。最终,刘某因犯受贿罪、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24万元。

建设清廉浙江,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在基层。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在推动清廉浙江建设方面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走向深入,丽水市纪委监委组成专项督查组,现场模拟体验群众办事流程,随访办事群众满意情况;舟山市纪委监委结合自贸区清廉营商环境建设,探索建立“最多跑一次”改革常态化监督机制,助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

“如今‘廉情码’由黄转绿,让我们很直观地看到了整改成果,同时也提醒我们,必须严格按规定办事。”杭州市江干区某社区书记表示。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运用大数据建立政治生态“廉情码”评估预警系统,在全区街道和区直部门探索运用的基础上,向基层延伸形成村(社区)“廉情码”评估预警平台。通过后台数据比对,查找村级小微权力、小型工程项目、小额资金管理等方面问题,当地九堡街道纪工委督促相关村(社区)开展全面排查、挂账整改,做到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

从清廉机关到清廉村居,再到清廉企业,浙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用铁的纪律护航各领域清廉建设。据统计,从2017年至2020年11月,该省已累计查处各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150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