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组有一笔9万余元的集体资金长期存放在村民小组长个人账户,未按要求存入组级账户,存在资金监管漏洞。”近日,浙江省德清县禹越镇杨家坝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徐政武向镇监察办公室报告了其发现的问题线索。镇监察办核实后,要求该村党支部立行立改,督促将资金按规定存入组级账户,并对该村民小组长进行提醒谈话。
基层监督不畅、难以发现问题,是导致群众身边“微腐败”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浙江省纪委监委部署在全省开展“强化清廉村居建设 有力推动基层治理”专项工作,推动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拓展,实现村(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全覆盖。
如何在联络站有形覆盖后实现有效覆盖,让百姓家门口的监督哨充分发挥作用?浙江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研究列出监察工作联络站履职清单,明确监督权限、明晰监督内容、细化村(社区)“小微权力”监督重点、规范监督程序、实施线索直报乡镇(街道)监察办等,推进规范化建设。
近日,在安吉县昌硕街道山头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的监督下,拖欠半年之久的租金终于收入集体账户中。“多亏了履职办法,监察工作从哪里入手、监察哪些内容,有了这份清单,一看就清晰明了。”站长施维新说。此前,安吉县纪委监委制定下发了《村(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履职办法》,明确监察工作联络站要对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村级权力规范运行、监察对象依法履职用权等情况进行监督的“七大职责”,并进一步细化为33项履职清单,为监察工作联络站赋权明责。
为帮助每位监察联络员度过履职适应期、更好地发挥作用,除了列出履职清单,浙江各地还抓好业务培训、谈心谈话、示范交流工作。
“培训课程我学得很认真,随堂测试让我及时巩固了学习内容,接下来怎么干更有底气了……”经过集中“充电”,永嘉县屿北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汪玉良坦言,自己开展村级监督工作的思路更清晰了。此前,该县在实现村(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全覆盖的基础上,同步在落实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跟进保障。针对监察工作联络站人员能力素质不齐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及时启动“扬帆”计划,为监察工作联络站精准履职“充电续航”。今年以来,该县22个乡镇(街道)纪(工)委共组织联络站成员培训43次2800余人次。
为让监察工作联络站运行更高效,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建立健全监察工作联络站工作考核管理制度。舟山市定海区马岙街道推出交叉管理考核制度,由监察办通过走访谈话等方式对联络站履职情况评议。余姚、温岭、桐庐等地也制定了管理办法,把考评结果作为各联络站年度评先评优和干部绩效管理的重要依据,营造互比、互看、互学的实干氛围。
与此同时,浙江各地立足“数字浙江”特色,将大数据技术深度植入基层监督。龙游县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为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量身定制了一款集学习、教育、监督、交流于一体的“云监督”利器——“监督记事”平台。该平台从村级自身情况出发,针对村级换届后监督力量70%为“新手”的实际,帮助监察工作联络站工作人员及时熟悉工作,努力实现监督“一目了然”。
“监察工作联络站能够发挥近距离优势,及时发现基层的‘小问题’,并由点及面不断放大监督效应。”浙江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各地将进一步做好管理和赋能工作,发挥好监察工作联络站作用,强化基层监督。(颜新文 余晓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