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焦点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浙江焦点
浙江纪检监察机关助力省域现代化先行建设 扛牢监督首责 提升监督实效
来源: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2-11-07 16:10: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做实专项监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做深协同联动,护航打造让群众更有获得感的高品质生活;做细调研督导,助力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全省上下以省域现代化先行的实干实效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新篇章。

溪水潺潺,远山含黛,秋日的浙江省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风景如画。在下姜村未来社区——乡里中心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忙着拆除脚手架,再过不久,这里将成为展示下姜村“绿富美”的又一窗口。

下姜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姜国炳是施工现场的“常客”。这天,他又带着联络站成员围绕项目实施进度开展检查,听取村民反馈意见。

姜国炳告诉记者:“不久前,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在代表通道向全国人民介绍下姜村发展变化的故事。这让我们倍感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几年来,在下姜村落地的项目有很多,我们汇聚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专项监督、群众监督、主管部门监督力量,护航项目廉洁高效推进,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1.jpg

杭州市萧山区纪委监委聚焦农业现代化有关政策措施落地情况,开展调研式监督,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图为该区纪检监察干部实地走访义桥镇丁家庄村农业企业,了解农业现代化科技和装备运行情况和相关政策落地情况。杭州市萧山区纪委监委 徐国庆 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要求浙江“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光荣使命,要求浙江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变革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浙江一以贯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重要指示要求,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奋斗目标。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扛牢监督首责、提升监督实效,推动各项部署落实落地,护航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

2.jpg

湖州市吴兴区纪委监委以“室组地”联动为基础,紧盯未来社区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财政投入、项目资金拨付和使用、基层干部履职等重点分类梳理形成监督清单,并以“体验式”“蹲点式”靠前精准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图为该区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在红树湾未来社区了解智慧化管理系统运行情况。湖州市吴兴区纪委监委 秦路炜 摄

做实专项监督扎实推进基本单元建设

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是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从宏观谋划到微观落地的变革抓手、集成载体、民生工程、示范成果,包含打造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城乡风貌样板区等3项基本单元。

浙江省纪委监委对照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等16项重点工作清单,建立未来社区党建统领机制、重塑优质共享的服务体制等18项重大改革清单,加强对各地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未来乡村建设、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推动特色街道、中心广场等项目建成,城市更新、乡村建设等机制健全完善。

专班运作一体推进。省级层面由省纪委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牵头,会同各有关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共同组织实施,以专班会议等方式明确任务分工和监督举措。各地纪委监委参照省纪委监委模式,组建工作专班推进,建立问题清单管理机制,对账销号、动态评价。

专项督查合力破题。省纪委监委对全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落实情况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本地基本单元建设工作开展常态化抽查检查,并加强对派驻机构跟进监督情况的指导,共同织密扎牢监督网络。该项监督工作自今年5月启动,截至9月底,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已累计开展专项监督检查1972次,发现问题975个,提出整改意见924条,推动整改问题646个,约谈提醒255次,发出提醒函24份。

未来社区,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的人民社区,是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能源、物业和治理等九大场景创新为引领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未来社区是否能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是否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纪检监察机关既是参与者、推动者,又是见证者、践行者。

杭州市上城区采荷街道青荷苑社区是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在23幢建筑年限超过20年的住宅里,住着3200余名居民。房屋老旧、基础设施落后、物业服务欠缺等因素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未来社区”,这也是如今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雏形。就在同一年,青荷苑社区被选为全省首批未来社区试点,居民们迎来改善生活品质的契机。采荷街道纪工委同步推出“清廉护航”行动,聚焦建筑拆改、加装电梯、小微权力运行等群众关切问题开展近距离监督,指导青荷苑社区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并选派社区监察联络员加入其中,推动建立社区、物业、物管会“三方会商”机制,畅通反映渠道,督促责任落实,社区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

曾经的“老破小”,如今电梯应装尽装、外观焕然一新、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呈现出未来社区“邻里更和谐、配套更齐全、生活更方便”的发展态势。

眼下,一个个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的美好蓝图渐成幸福实景,一批批城市风貌、县域风貌样板试点正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美好生活正进一步加速实现。

3.jpg

温州市瓯海区纪委监委把推进“大数据”监督与数字医疗监管有效结合,聚焦智慧社区5G+数字医疗建设,找准监督切口,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图为该区纪检监察干部到浙江省首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新桥未来社区智慧健康“e”站监督检查运行情况。温州市瓯海区纪委监委 应瑛 摄

做深协同联动护航打造高品质生活

如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更多人民?浙江聚焦老龄工作、人民健康、医疗保障、幼有所育,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品质化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完善“一老一幼”服务,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小度小度,把窗帘拉上。”“好的。”在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朝阳西村,孙大爷在家中只需向置于床头的语音智能操控终端“小度”下达指令,“小度”就可以进行开关灯、拉窗帘、开电视等自动化操作。

孙大爷享受到的智能化服务,源自秀洲区民政局的实施“秀颐养·家庭养老床位”项目。该项目的顺利落地,离不开秀洲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

此前,秀洲区纪委监委在开展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专项监督时,发现区民政局在破解“养老难”问题上与群众期盼存在差距,硬件设施、服务水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对此,该区纪委监委立即向区民政局下发工作建议,并采取“室组”联动的方式靠前监督,推动区民政局对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智能化监测+订制式服务”,为高龄、失能老人创造更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截至目前,该区智能化家庭养老服务床位已建成323张,整个项目已惠及老人9.4万名。

让百姓就医体验更舒畅的“浙里健康”,围绕“婚、生、养、教”各阶段提供便民服务的“浙有善育”,面向老年人提供智慧养老服务的“浙里康养”,百姓足不出户就能线上办理各类“关键小事”的“为民办事智能速办”四项综合集成应用,是浙江近年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的四项标志性成果。

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浙江省纪委监委以这四项标志性成果为切入点,开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专项监督,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分项目监督和分阶段监督相统一,推动相关年度建设任务加快落实。

“标志性成果的打造,涉及多部门、纵跨多层级、辐射多领域。我们主动融入、跟进监督,坚持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和‘室组地’三方互动,同时做好与巡视巡察机构、信访部门等的沟通衔接,实现力量共融、情况共商、信息共享、难题共解。”浙江省纪委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负责人说。

省级层面,建立“1+4+N”责任落实体系。即工作专班对专项监督工作负总责;驻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按照分块承揽、分片包干、联动实施的原则,统筹协调驻在部门承担牵头任务的子项目各类监督事项;其他有关派驻机构对照驻在部门任务分工,选准切口开展嵌入式监督,推动各项工作紧跟进度、高质量完成。

市县层面,把专项监督与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和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同质同标中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针对群众关切,加大对适老化改造、医养结合、药械采购等工作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惠民利民政策落地落实。

领导带队下沉一线走访、“组组联动”开展监督……浙江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充分把握医疗、育儿、养老等工作的民生属性,推动监督视角向基层延伸、监督力量向一线倾斜、监督重点向群众身边聚焦。目前,全省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数达18.26名;全省已备案托育机构3369家,居全国前列。

4.jpg

天台县纪委监委找准切入点,对智慧农业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开展全程靶向监督,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坚强保障,护航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未来乡村暖心助农直播间了解助农情况,推动各项助农惠农措施落实落地。天台县纪委监委 王哲人 摄

做细调研督导助力缩小地区差距

推进省域现代化先行,还要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率先探索、率先破题。

11月2日,浙江首次在年内启动第三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计开工7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4538亿元。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历来是浙江扩大有效投资的一项重要抓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的第二场集中开工,项目安排就已向山区26县(市、区)倾斜,实现全覆盖。

加快推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是浙江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巨大潜力所在。

重大项目激发出经济增长新动能。今年上半年,浙江山区26县地区生产总值为343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增速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

成绩背后,也有浙江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助力身影。

浙江省纪委监委围绕打造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2个标志性成果,部署开展专项监督。各地纪委监委对照相关专项政策、发展举措,制定监督清单,逐项提出监督保障措施,共梳理监督清单875份。

省纪委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对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推进情况进行摸底,要求县委报送主体责任落实自查工作报告、县(市、区)纪委报送监督工作报告。同时,联合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职能部门赴山区26县开展调研督导,并将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相关县(市、区)党委、纪委,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结合调研督导发现的项目落地不够有力、深入谋划不足等情况,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特色产业发展“一县一策”落实、“飞地”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等,开展“小切口”式监督,着力发现背后存在的责任问题、作风问题、廉洁问题。

衢州市衢江区正在着力构建“传统商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农村数字商贸新模式。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有关补助资金发放是否及时、相关职能部门服务是否高效?该区纪委监委通过制发监察建议书、电话提醒、现场督办等方式,加强对相关职能部门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约谈提醒相关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及经办人。

武义县大力发展茶产业、乡村旅游、超市经济,县纪委监委对相关领域开展专项治理,今年以来,共监督检查21批次298人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01个,截至10月底,全县有机茶颁证面积全省第一,乡村旅游总收入3.7亿元……

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一次次调研督导,一招招务实举措,浙江纪检监察机关将重大决策部署与具体细致的监督工作有机对接。

今年上半年,山区26县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小步快跑的山区县,正努力以“快富”赶上“先富”。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下一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围绕省内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扩中’‘提低’等标志性成果打造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监督,将履职尽责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紧密结合,在推进省域现代化先行上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浙江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