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全国要闻
互联互通 掐断外逃贪官“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4-12-23 10:06:34

  世界上不存在“避罪天堂”,逍遥法外纯属“痴心妄想”!12月22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潜逃的辽宁凤城市委原书记王国强最终选择从美回国投案自首,就是一个有力佐证。而就在此前不久,中国撒向外逃贪官的法网又添“不寻常”利器——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开通了面向全球网友、接受中英双语举报的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线索举报平台。

  谓之“不寻常”,在于这一平台融合了全球腐败治理协同战略、国际规则、互联网思维、信息技术、群众路线等“打破腐败链”的诸要素。可以说,中国追逃追赃工作已经形成国际化、制度化、网络化、全民化、常态化的“互联互通”,必将推动构建全球反腐合作新秩序,为世界性的反腐败斗争以及“全球的公正和公平”作出贡献。

  联合国网站在阐述2014年国际反腐败日的主题“打破腐败链”时指出,“腐败是一个影响到所有国家的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现象”。从全球来看,腐败的蔓延愈来愈超越文化、国界、制度等领域,形成全球治理灾害。据世界银行估算,全球每年仅贿赂成本就高达1万亿美元。欧盟委员会今年2月首次发布的反腐调查报告称,欧盟28个成员国都存在腐败现象,欧盟成员国因腐败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00亿欧元。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腐败尤具破坏性。许多急需用于改善医疗保健、教育、清洁用水和基础设施等工作的巨额款项会被“吞噬”,从而阻碍了这些国家脱贫和经济发展的步伐。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里斯班峰会公报》都强调,加强遣返或引渡腐败官员、没收和返还资产等方面的合作,拒绝为腐败分子及其非法资产提供避风港。《关于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辟专栏接受海内外举报追逃追赃线索的公告》开宗明义:“腐败分子携款外逃,败坏党风党纪,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引发群众强烈不满,必须将其绳之以法。”国际合作框架下的中国海外追逃追赃行动,在多位外国政要看来,“使得海外不再是贪官的避难所”,“将成为国际反腐的新典范”。因此,中国的反腐败,既是法治理念在反腐败领域的切实践行,也是深度参与全球腐败治理的表现;中国加大与国际社会反腐合作力度,既彰显了惩治腐败的零容忍态度,也展现了积极与国际反腐规则接轨的开放姿态。可以预见,随着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在定罪、执法、诉讼、引渡、遣返、追缴、返还等方面进一步“互联互通”,外逃贪官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被掐断指日可待。

  顺应大势、凝聚共识、尊重规则、强调合作、承担责任……由此观之,“互联互通”,是一种共享、共治、共赢的价值倡导,是一种开放、沟通、担当的路径创新,是透明、对接、融合的平台建设,闪耀着地球村意识、互联网思维、创新驱动、人心所向的光芒,必然有助于世界各国携手打破腐败链、织就全球反腐“天网”。

  必须看到,“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并不局限于反腐败国际合作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改革、反腐、法治统筹布局,成功开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航程。窥一斑,见全豹。放眼中国正风反腐“新常态”:国内“老虎” “苍蝇”一起打,国际追逃追赃两手抓;加大对腐败犯罪“全链条”的惩处力度,不断加固约束权力的“制度笼子”;巡视“利剑”高悬,纪检体制改革加速度;落实八项规定精神长管长严,纠正“四风”形成“人人喊打”氛围;内设“高压线”、外念“紧箍咒”,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同频共振、同向而行……惩得严、治得实,无例外、无死角、无空当,形成对党员队伍的净化效应、对腐败分子的震慑效应、对党心民心的凝聚效应、对国际社会的协同效应、对改革发展稳定的保障效应。

  这,何尝不是一条条“互联互通”的“脚下之路、规则之路、心灵之路”?!(记者 陈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