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全国要闻
聆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回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4-12-19 09:38:10

  主旋律作品,不想看?不好看?没人看?

  一部“年度大片”的无数回声给出了不一样的说法:我们“等着看”“追着看”“看了又看”……

  从“火爆荧屏”到“红遍全网”,从“媒体疯转”到“朋友圈刷屏”,《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甫一亮相就赢得满堂彩。

  这部标准的主旋律电视专题片,12月15日至1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首播后,不仅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共同的“兴趣点”,更搅动官方、民间两个舆论场齐唱“同一首歌”,构筑了一道“现象级”的年度文化景观。

  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聆听“回声”。

  各界视角

  “终于开始了!”守在电视机前,等的不是娱乐节目,也不是热播剧集,而是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荧屏之上,尽显改作风的雷霆行动:有庙堂之上的铮铮誓言,也有办案过程的鲜活细节;有追溯延安的历史视野,也有直面现实的时代气息。收视高企、网站转载、网友点赞,“从中看出了我们党的治党决心”!

  这话,是不是让你有一种“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荧屏上激荡作风建设的共鸣》,上述“起手势”,令人想来个“手动点赞”。

  评论接着指出,无论是出于对国家大事的参与心态,还是缘于对办案内幕的好奇心理,能够随着流动的光影,一起回溯十八大以来改作风的实践,这本身就是一次党心民意的同频共振,演绎着信息时代“沟通的政治”:从中央的视野来看,在八项规定施行两周年、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两个月后播出此片,是在重申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对群众而言,典型案例现场还原,幕后细节大量披露,是参与政治的一个窗口;对各级干部来说,观看的过程,也是一场洗礼思想的旅程。

  是不是这样?再来看看“别家说法”。

  微信公众号“咩事”连续发布了4篇“专题片观后感”,认为“专题片是中央纪委给大家看的一份‘年终总结’,试图用一种制作大片的态度告诉大家这两年‘整风’究竟整了些啥”。其举例:山东蒙阴一个电视台女记者上镜爆料,说跟领导下乡时,桌子摆好领导坐下,群众围在旁边,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就是摆拍。蒙阴县委书记主动上镜坦白,原来官员们向下发文,都是表明“我告诉你了,至于你干不干,那是你的责任不是我的责任”。

  “我觉得全片最大的魅力就在于问题导向,实事求是说问题,不渲染不说教不掩饰,甚至把过去开会营造气氛的场面和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都搬上了屏幕,让大家更加清楚地看到‘四风’问题的危害性。”江苏省纪委干部陈凌燕从一个执纪监督者的视角,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观众聚焦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首次还原披露了全国30多个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细节,案件当事人“现身说纪”,被查处的领导干部“身边人”谈感受……这些难得一见的画面,吸引许多观众每晚“追着看”。

  在第二集《正风肃纪》中,被网民称为珠海“学酒哥”的周少强回到豪华饭局现场“现身说纪”。

  今年42岁的周少强,8年前出任珠海市国资委副主任,事发时除了担任珠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还是格力集团党委书记兼总裁。因一场豪华饭局,去年2月被处以党内警告处分、免去所有职务的周少强,离开了珠海,“再次从基层岗位做起”。

  周少强在片中坦言,实际上有时候一顿饭局不单单是饭局那么简单。它的隐蔽性很强。很多人觉得它是小节,它的危害有时候不比贪污腐化小。“我们应该在一个规矩上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职业生涯。不仅不能碰高压线,低压线也不要碰。”

  片中周少强的案例时长近8分钟,结尾时旁白响起:“党纪处分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垮一个党员,而是把他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并赋予他继续前行的力量。正如周少强所说,在正风肃纪面前,无论是高压线还是低压线,都是不能触碰的底线。”

  真诚的悔悟、深刻的反思,让众多观众、网友“有话要说”。

  一位浙江观众说:“这片子真心打动我了,周少强在央视露脸都没打马赛克,可大家不会嘲笑、嫌弃他,有一些惋惜,更多的是警醒。”

  “周少强这段很感动,既是反面警示,又传递了正面积极的信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还带有温暖的人情味儿。解说词触动心弦。”一位北京网友这样点评。

  借当事人之口还原违纪细节,具有不可估量的“预警”作用,而这也被不少纪检监察干部视为这部专题片的一大“功效”。福建省宁德市纪委干部陈霖认为,大量的违纪细节呈现,加上当事人沉痛的悔悟、坦诚的反思,令专题片成为“正风肃纪的活教材”。

  许多观众注意到,被称为“部委街”的北京月坛一带和杭州西湖一带,因为高档餐厅和会所云集,也被当做“典型” 在片中曝光。12月17日,“手机搜狐”一篇文章指出,中央纪委专题片播出的节点“意味深长”。2015年新年和羊年春节马上来临,而一直以来“两节”都是是官员奢靡享乐、防线失守的“重灾”时段。“所以说这既是给群众看的纪录片,也是给官员看的教育片。”

  人心所向

  井冈山上“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的告诫,延河边上把官僚主义者比作“泥塑的神像”的余响,西柏坡上“一不做寿,二不送礼”的规矩……专题片中的历史镜头,勾勒出一个政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历史轨迹。

  抑浊以明志,扬清以致远。新时期,我们党以改进作风为突破口,刹风肃纪、正本清源,就是要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中央八项规定的本质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朴素,展示了我们党鲜明的政治态度,是我们党好传统、好作风的延续。

  “实话实说,切中时弊,振聋发聩”“猛料不断,细节毕现,尺度空前”……《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四风” 问题淋漓尽致的展现,曾经成为舆论焦点的一批典型案例的细节“首晒”,敢于揭露干部违规违纪行为的举报人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出镜”,违了纪、受了处分的当事人面对亿万观众谈反思、谈教训,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看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监督执纪的坚决行动,看到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深层律动。

  “回声”折射的,是慢慢积累的能量、慢慢发生的变化、慢慢形成的共识,是一种在变与不变之中形成的新常态。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履新伊始的郑重承诺到700多天的持之以恒,13亿中国人民见证了宣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共产党人“新风不是一阵风”“踩着不变的步伐”。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纪律严了、规矩多了,散漫和贪欲收敛了、政治生态清朗起来,党风正、民风淳。这是从严治党之治、治国兴邦之治,是8600万党员与亿万群众的“永远在一起”。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党心民心这样交响融合,必将凝聚起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记者 陈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