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专题聚焦> 小莲说事> 小莲说事
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然之
来源:萧山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12-03 17:28:26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然之”,出自《论语·泰伯篇》,一直以来传统儒家对于这句话的解释译成白话文是“孔子说:老百姓,可以让他们跟从,不可以让他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到了近代,康有为提出,古代的文章语句没有标点符号断句,那么这句话应该断句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然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老百姓同意的,那就去做吧,老百姓不同意的,要让他们知道这么做的原因”。同样一句话,仅仅因为断句不同,而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公民教育的普及,民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愿日益增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也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然之”的观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现代国家治理强调的是透明度、参与性和回应性,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和执行决策时,不仅要确保民众能够跟随和执行,更要让民众理解政策的意图、过程及其对自身利益的影响,实现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

基层党员干部作为连接政府与民众的桥梁,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政策的落地效果和民众的满意度。因此,摒弃旧有的思维模式,树立以民众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至关重要。

首先,这要求基层干部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民众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倾听民众声音,关注民众诉求,成为民众真实声音的忠实传递者和解决者。

其次,要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如社区会议、网络平台等,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民众传达政策意图、执行情况及预期效果,确保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从而提高政策的接受度和执行力。

再者,推动民众参与决策过程。基层党员干部应鼓励民众通过意见征集、听证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参与到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决策中来,让民众的意见和建议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这不仅能够提升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还能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必须重视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面对民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基层干部需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创新服务方式,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做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让民众感受到便利和温暖。

总之,在人民权利意识觉醒的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适应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互动,促进政策透明,鼓励民众参与,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构建起政府与民众之间新型的伙伴关系,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这样的治理模式,才能真正体现人民主权原则,保障民众的尊严与权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繁荣发展。(杭州市萧山区纪委监委 俞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