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建德,万物复苏、山明水秀。建德市航头镇纪委书记、监察办主任洪意钧的办公桌上堆了不少乡村振兴项目资料,航头镇东村村共富菇厂项目被她放在了最上方。
周二上午,她与镇农旅办工作人员李先卿相约前往航头镇共富菇厂,开展新一年的乡村振兴资金专项监督工作。
“我们以创建省级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为目标,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食用菌种植+有机肥生产’的绿色循环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在区市协作资金的支持下,和宏浩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800万元完成共富菇厂一期建设。”李先卿介绍道。
洪意钧点头回应:“这次去重点看看项目建设成果,尤其是区市协作资金的使用情况,了解一下项目绩效。”
沿途寿昌江江水潺潺流淌,江畔民宿错落有致,其间点缀着成片的草莓、玉米标准地,共富工坊也在各个村落蓬勃兴起。在到达共富菇厂后,厂长姜芳明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并带他们参观了菇厂的菇房、分拣中心和冷链仓储设施。 走进菇房,只见一个个伞盖银白、肉质肥厚的双孢菇破土而出,布满了每张菇床。工人们正在加紧采摘、分拣、打包、发货,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建德市航头镇纪委联合相关业务科室实地调研共富菇厂生产经营情况,并对乡村振兴资金开展专项监督。
“多亏了上级各项资金的支持,菇厂前期投资压力小了很多,我们对原有厂房进行了转型升级改造,用上了最新的生产环境智能综合监控系统,能长年保持恒温恒湿,双孢菇生长不再受季节限制,实现了从‘一季销售’到‘四季供应’的转变。”姜芳明介绍道。 “区市协作资金的使用是否规范?拨付及时吗?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效果怎么样?”洪意钧一边参观,一边对照项目资料详细询问。 “资金使用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按进度拨付,专款专用,截至目前已经拨付270余万元,进度约90%。这个项目落地后,当地的老百姓就不愁找工作了,光是采菇环节就雇佣了30多位本地村民,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今年春节后,又有好几位村民没有选择出门打工,而是到这里上班。”李先卿说道。 “明年我们打算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把‘航头双孢菇’品牌打响。再过几年说不定还能申报市级龙头企业”。姜芳明满怀憧憬地说道。 乡村振兴资金能真正发挥作用,离不开高效有力的监督。航头镇纪委始终将规范使用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作为监督的重中之重,围绕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涉农统筹资金等使用情况,对所有项目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大督查,做到底数清、情况实、数字准。 “乡村振兴资金是推动乡村发展的 ‘引擎’,是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关键所在。而强有力的监督,则是确保‘引擎’平稳运转的‘阀门’。我们将持续紧盯廉洁高效用好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开展‘常态+专项’监督,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强保障。”洪意钧信心满满地说道。